青春语文研究:彭妍琴:当回学生,感受别样精彩
(2017-06-30 07:05:19)
河南三门峡灵宝市第一初级中学
5月13日下午,我很荣幸地做了一回清华附中王君老师的学生,初上课时内心的激动、忐忑、好奇、期待,被王老师的热情,风趣,渊博、睿智所折服。一节课可以学到这么多东西!文言文原来还可以这样学!丰厚的知识底蕴,使王老师在语文王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温柔和美丽使我恍若看见了魏巍笔下的蔡老师。享受这场精神的盛宴,内心溢满幸福,课堂中语言文字的跃动如潺潺溪水,一路欢歌,直达心灵深处。
课堂设计为四步:上级和下级的交流、同级之间的交流、下级和上级的交流、英雄和英雄的交流。涉及到了孙权对吕蒙的劝说;吕蒙对鲁肃的劝说;吕蒙对孙权的劝说;孙权对曹操的劝说。涉及到的名著章节多,故事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多,没有大量的阅读和丰厚的积累,是难以支撑这么大的格局的课堂设计。整节课思路特别清晰,每步都通过充分阅读,在我们渐入佳境的时候,王老师开始提问了:如果你是孙权(吕蒙)如何劝说?多次的阅读以及对背景的了解,此时我恍惚觉得自己成了孙权,这么一员虎将,还是老朋友,他现在不听我劝怎么办?内心不禁有些着急,我想到了宋太祖对赵普的规劝,但还觉得自己的一些劝词,说服力不太强,其他同学的答案也觉得有些不妥,这时老师对我们的劝说结果进行小结:要么一言不合打起来;要么劝阻不了,逃避责任。到底该怎么劝?在我们万分期待中老师终于给出了原著中的答案,让我们进行对比、体会,这时对名著内容的阅读,让我记忆非常深刻,又明白了什么是高超的劝说艺术。课堂中我也由刚开始时的迷惘,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进而可以使用技巧解决眼前难题。整节课以我们的阅读、思考、感悟为主,教师只做一些提示。我是一个不善沟通的人,平时很恐惧与他人交流,现在好像有了一些底气,感觉这节课好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没有高超的驾驭能力和机智的教学艺术是难以让这堂课高效完成的。
教学效果:好听、实效。课堂上的精彩生成不断出现,尤其是后半节课,学生们的回答越来越精彩,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越来越独特。比如:吕蒙说孙权(《资治通鉴》关于吕蒙的劝说),我当时就想的是:如果曹军用骑兵来追击他们,而他们又来不及上船,不就失败,作战就要做好全面的打算。结果发现,虽然措辞没有原著谨慎,但意思基本一致,顿时就觉得我原来也具有写作的潜质呀。课堂中像我一样的思维得到深度发展的人很多。王老师课堂节奏很快,多次是在我措手不及的情况下让我给大家范读句子,还表扬我读得好,让我自信心爆棚。突然递到嘴边的话筒让人来不及反应,但是我都听明白了,理解了,记住了,而且意犹未尽,课堂片段深深刻在心上。
正如王老师所说,怎么活就怎么教。她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让生活滋养语文课堂,让文字有了温度,有了生命。我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语文素养,这节课的张力,不仅在于我在课堂中观察的效果,更在于课后留给我无尽的咀嚼,消化,回味的空间。
王老师的课为我指出了今后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以后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找准每篇课文的切入点,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分散在每节课中,灵活的解读教材,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教材,让真实的自我走进教学,让多彩的生活丰富单一的教参,唤起孩子们对生活的热爱。
名师课堂意蕴深远,回味隽永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