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语文研究(44):张娟:语文人的幸福方向——读王君的《一路修行做教师》有感

(2017-02-27 09:26:37)
标签:

修行

研究

青春

语文

我读着你,你就是经典。

语文人的幸福方向

 ——读王君的《一路修行做教师》有感

我学着你,你就是经典中的经典。

教育之于学生的激励、唤醒、鼓舞,同样也适于教师。因为工作久了,很容易患上职业倦怠症,而且在应试背景下极易成为分数的奴隶,就像何定琴老师在序言里的反省:“曾经充其量,只是一个知道分数的工具,除了领导的表扬、重点高中的人数和一本又一本的荣誉证书,我没有职业成就感。”怎样“获得灵性和活力”使教师职业拥有幸福感?——阅读名师是抵抗倦怠的良剂,学习名师是拯救自己的力量。

首先坐下来阅读名师,以无声旅行的形式,以问礼堂前的虔诚,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在他们斑斓的文字中感受其勃发的生命状态和持之以恒的创造力。名师笔下那些生动的案例,教学的路径,课堂的匠心等都是抵达生命高度的方法,通过阅读潜移默化心灵,把它们落实到课堂中去,是成长的开始,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最佳方法。

“青春语文”的领军人物王君老师的《一路修行做老师》,是2017年我打开的第一本书。也就是从这一天,我决心潜心修炼好好“做老师”。 读王君老师的“修炼”,看她把三十年的人生际遇和教育体悟,化作一篇篇或朝气蓬勃,或情深绵渺,或苦口婆心的人生叙事、教育箴言,感念师恩。其诗心璀璨,对语文的真情拳拳,不能不让我辈浩叹:“我们已经倦怠得太久太久”。

全书以倒叙的线性结构,开篇就以《步行与修行》阐释了人生的方向,朝着幸福“以步行的方式修行,以修行的心境步行”。卢梭曾说,“我只有在走路时,才能够思考”;王君老师说:“自己所有的生长方式都是步行式的、手工式的。”“步行和手工”都是慢生活,“慢”,不是轻薄时光,不是停止不前,恰是《散步》式的,稳稳的,活得浪漫、快乐,获得高峰体验。

其实人生就是一部《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即使无处寻行迹,也要保持一颗少年心。全书在“行行重行行”中徐徐展开她半生的逶迤画卷:高考失利的悲壮苍凉,分配乡野的孤独守望,赛场翻船的切肤之痛,调动辗转的惊心动魄……一部当代教师的辛酸史,更是一部保尔式的成长史,励志史,弊裘羸马少年梦,赛场浮沉独辟蹊径……在她看来,人生多经些忧患,未必是坏事,更能历练内心的从容与淡定。

这本书的可贵之处,真实地还原了当下教育的许多“怪现状”和四面八方语文人的困惑,她把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际遇和老师们的困惑作比,跌宕出心灵的感慨低徊,这满心的劝慰和谆谆地教诲,就成了一首首自述诗,督导文,启示录。

这部书里更多的是温馨的画卷:因为“只要你愿意努力,一定会有人帮你!”王君老师遇到许多可歌可泣的师长:龚春燕、文兰森、陈庆兰等老师,获得他们的赏识和关爱;遇到许多正直坚守文化之道的编辑的赏识:七槐子、史有为等主编;遇到许多同道的语文挚友:韩军、程翔、窦桂梅、董一菲、肖培东等同道人……这本书里的名师汇聚,立在语文两个字之顶,这里鸣奏着中语界的丝竹琴弦,还有一群孩子的天籁之音。

一些审美的快意,更在于她对“苦难”的反复阐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下》、《我们遭遇了不公平怎么办?》、《路遥的残酷清醒》等。生之困境在王君之笔的烛照下,反而简单了,放下了。她说:“和苦难厮守,就是生活本身”。生存困境在她的世界原来是如此柔软的刺,鬓发结霜,千疮百孔,对得起苦难,就是不惊不咋地寻找,坚持再美一些,再善良一些,再解人意一点。《文心雕龙》里的“泛论君子,则云‘情欲信,辞欲巧’:此修身贵文之征也。”这话同样适合这本书和作者的评价,修行的道术,情感的真纯,辞章和作者为人如此之契符,一颗内外明澈的心,不失气骨,亦不失容度,这就不难理解《教育凭啥不应该是快乐的?》这种对职业喜爱的诚恳。

寻梦之旅波澜壮阔,教育之途颠覆叛逆,悲怆和苦难是挺立的幽竹,这些增加了她的快乐力量,后来啊,她读佛学,甚至已经达到通脱,但她的骨脉里天生流淌着知识分子的担当意识,浸染的“安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文化,天生的黑格尔痛苦意识的化身,她不断用高亢的奏鸣,为教育擂鼓呐喊,不懈地深钻,她是一只夜不安眠的“夜莺”。

梁启超都说:“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她经常读的佛学也把人类对今生的企求承诺放于来生的兑现。但王君老师反复告诫我们:即使不圆满,也要以肉身的修行给予灵魂莫大的安慰,故《一路修行做教师》的主旨,就是鼓励教师要把今生的幸福在今生兑现。兑现的路径只有一条:悲智双修,用文字打败不圆满的世界,甚至时间,甚至自己。人生的全部要义就是修行,生命永远处于“在场”状态。你看,有追求的人,总是上下求索、渡人渡己。六章专辑,阐述着修行的意义:“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修炼,宽容,不抱怨,抗住,坚持”等等,这些反复出现的字符,架构了一位语文人的全部痴迷。她说“一个人的心只能靠自己默默地长时间修炼”;她说“‘不怒’的人生才有韵味和境界”;她说“做个好人,相信别人也是好人,真好!真好”;她说,做人,唯在“恕”字,能够容人,才能追求到尘世的幸福;是的,抗住,“从西部到北部,一切清零,从头再来”, 即使遇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调动波折……我不再做文字搬运工,这是她一个人的朝圣,尼采的克服时代,你要成为自己!这是一位简单生活的语文人的引领,她引领着我们靠着“修行”打开幸福和光明……

一路修行做老师,也是一路修行做你自己。记得林清玄父亲多次告诫儿子,多写建设性的东西,更能让自己幸福。人生或许就应该这样,鲁迅的金刚怒目固然重要,庄子的上善若水至柔至刚其作用也不可估量;学会惠特曼似的放声歌唱,是一种慈悲,一种情怀。建设性地创造,“永远不要抱怨”,从改变自己开始,带动一群人,同样也是一种活法,一种态度,一种改造。她用行动带动了一群人,做到了鲁迅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她的“青春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老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 做准备”……这些裸呈式的叙述,把当下教育和幸福生活、青春永驻联姻,何等快哉!不烦闷,不唏嘘,热爱职业,超越自我,开启了千万教师的迷惘心扉。回望这本书,以一种回忆的叙述方式检点过往,也是检点青春,那些缤纷的往事,那些记忆散落成的河流,潺潺流淌,读着让人热血沸腾,情感激扬,而又静立方外,超越世俗;一些细腻的细节,安静的议论,读着让人不觉沉入理性的表述链、价值的启示录。就这样,一页页翻下去,不觉东方已白,原来,读书也可以呈现如此轻松,走心的状态。合书,再一次触摸《一路修行做老师》的封面:

青蓝的天空,纯净的像瓦尔登湖,翩飞着落叶,不,那是希望之翼,生命不能承受其轻的羽毛,怀着好奇,希望,童心未泯的期待,抵达师者的家园。家园,一张娃娃的纯净的笑脸,诠释着,阐述着。——终于明白,童心未泯,是保持青春的不二法门;坚持创新,不完美也能开出花瓣;坚持热情,平凡里也能踩出云彩。云在青天,受着光学理论的启示,也能随着阳光更加五彩斑斓,教育也应该具有这样的美学境界。


让阅读成为习惯,学习名师,躬行实践,把每一堂课化作笔尖的涌泉,对待课堂像梵高的:“我画画只是由于我必须画,我的心才不至于太痛苦。”

深情放下此书,但觉师心璀璨,吐纳自深。让我们对教育怀着虔诚,对文字怀着敬畏,在名师的指引下,向着课堂,艺术的最高殿堂,潜行。



作者简介:安徽凤台四中语文老师,文学硕士。

写给孩子们的话:

我们说着忠诚,善良,意志,坚持,辉煌,梦想,这个时候的世界和宇宙,时间和空间俱静,我们眼睛里只有叶自落、花自开,因为这些是快乐的力量,美好的希望,晴朗的对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