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研究(23):淡然如云:王君老师关于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 ——读《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
(2016-03-25 21:34:17)
标签:
青春语文教学王君 |
新课程理念里给教师提出了六项专业能力,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班级管理及教育活动能力、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与反思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学设计能力,而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则是其中的核心能力。那么,在特级语文教师王君的眼中,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如何具体去做呢?《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这本书就以问答的形式帮助我们解开了这些疑难:
一、课堂教学设计前一定要进行文本特质分析
什么是文本特质,用王君老师的话说,就是一个文本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文本的标志性属性。文本特质决定了该文本在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及在教材内容中的特殊地位,也决定了围绕该文本采取的独有的教学策略。
她根据文本特质,把课文分成了六大类型:一是主题型文本,即精读课文主旨,深掘课文内涵,一本书的现代文中有三四篇即可。每一篇都应该盛装上场,要有震撼性的效果,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语用型文本。即对课文多彩多姿的语言进行积累应用,比如词语句的积累,语言组织形式的积累,或语言表达专项能力的训练。三是思辨型文本。就是学会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文本,以培养学生深思慎问的质疑精神。四是写作型文本。用课文鲜明的写作示范功能来引领学生的写作。五是诵读型文本。对于美的散文可实践美读吟诵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与欣赏能力。六是拓展性文本。把课文当作跳板,带领学生进入辽阔的阅读世界。
有了这样的文本特质分类,就可以在提前备课时进行文本特质的分析,这样进行课堂课堂设计时,便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对学生的训练的有效性便自然提高。
二、要创造出具有自己教学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王君老师介绍了课堂组织形式中的两种常式:教师导学型和学生质疑型。这也是一般课堂教学中经常用的教学模式。除此之外,王老师又介绍了三种变式,很有创意,且能最大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第一种是教师聆听确定教学重点,即教师聆听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汇报之后,就学生的学习成果提出质疑,然后根据这些质疑进行第二轮的学习和讨论。这种方式很有挑战性。第二种是运用小组合作,各司其职。即从整篇课文设计的角度出发,让各个学习小组在自学基础上,各有重点,以小组主讲的方式推进整个班级的学习。这样的好处是课堂教学梯度明晰,循序渐进,学生参与面大,热情高。第三种是分组对抗型学习。即运用比赛的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气氛热烈,激情盎然,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这些,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此基础上摸索出适宜自己和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呢?
三、和学生艰难对话才是高质量的课堂对话
在王君老师看来,课堂上师生双方头脑中发生了“积极改变”的课堂才是高质量的课堂,那么就需要师生艰难的对话,其实是强力引导学生真正亲近文本,手把手地帮助学生咬文嚼字,给学生递拐杖,搀扶学生深入到文本里。其实就是思维的交锋,就是学生真实成长的回答。但要做这一点的确很难,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钻研教材和倾情备课,需要老师的智慧,但是对于师长双方却是绝好的成长。
四、研究学生的学是教学环节设计的关键
王君老师认为,教师在安排教学程序中,一定要有一个整体观,教学的推进要符合学生认知。上课前,应该思考两个问题:我让学生读书了吗?我给学生搭阶梯了吗?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层次学生的阅读起点。其实教学设计就是给学生制作拐杖的过程,一定要对学生真心贴心细心用心,把扎扎实实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落实在课堂上。
后记:读王君老师的《听王君讲语文教师成长》,读得很慢,也在尝试着学习。因为说句实话,理论兼实践的东西太少了,需要慢慢填充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