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君读课(3):无中生有式追问(3)

(2016-01-12 09:46:44)
标签:

无中生有

追问

钱梦龙

                           王君读课:无中生有式追问(3

 

徐杰老师和刘飞耀老师的“闲处之问”都属于“无中生有”的问题一类。粗看,不必问,细思,追问下去,奥妙无穷,乐亦无穷也。往往是这样的问,能够尺水兴波,在文本的临界处激起浪花,点燃学生探索的激情。袭故守常也能上出课,但上不出激荡学生灵魂的好课。所谓好课,往往都生成于这样的课堂妙笔。

谈到“无中生有”,我又想到两个有趣的课堂片段。其中一个出自于钱梦龙老师的《故乡》。

先读课:

 

生: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

师: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

生:(齐)杨二嫂!

师: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

生:不是的。

师: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

生:杨二嫂挖出埋在灰堆里的碗碟后,就自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埋的,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笑)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东西吗?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拿。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都被你说服了。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

生:(齐)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

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使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闰土是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

生:(大笑)

 

【王君感悟】

我们常说教语文一定要教出“语文味儿”。这是个需要警惕的概念。所谓“语文味儿”,并不是说任何课堂细节都要直接和“语文”有关。事实上很多课堂的元素和语文的关系是微妙的:不一定清清楚楚,而是若即若离,若有若无,若飘若浮,若远若近。最后落点是否真在语文上,全看老师如何导引,如何化腐朽为神奇了。

比如钱梦龙老师课堂上这个学生的“傻傻一问”:闰土为什么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牵扯出来的问题自然是“谁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些问题,似乎跟语文无关。是啊,闰土咋想的,当时的诸多细节,我们怎么知道,跟我们有啥关系?这孩子问得咋一看太生猛,跟语文沾不到边儿。要碰到我,可能会瞪这个学生几眼,打住!但钱老师不,你看他之后的点拨,一步一步,把一个无头无脑的问题变成了很好的课堂教学资源。

他反问:闰土把碗碟埋在灰堆里,这是谁说的?

又追问:那么,究竟是不是闰土埋的呢?

再追问:为什么?说话要有根据。

他把学生的思路往正道上扳: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东西吗?不会?为什么?

继续穷追不舍:那么,谁埋的呢?

最后落点到: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杨二嫂贪小便宜。

 

我们都在一线上课,我们知道其实带领学生阅读文本是一件艰辛的事情。学生极易疲倦。要想学生不疲倦,就得让他们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学习课文的学生,而且还有其他身份——这是更能让人“high”起来的身份,比如文本侦探、文本探险家、文本设计师……这便是教小孩子和教大人的不同。教小孩子,老师是必须要有一点儿游戏心态的。否则,你学问再高深,小孩子也不买账。

从《愚公移山》开始,纵观钱梦龙老师的所有的课,我都有一个感觉,钱老很爱玩的,他挺懂小孩子。我们说他善于设计问题,是提问的高手:他很少直问,他最拿手的是“曲问”,是“误问”,是“折问”,问得莫名其妙,但最后你发现,他问得如此高明。因为他的“问”中,无不藏着孩子们又怕又爱的思维陷阱。经历了这番问答之后,小家伙儿们像过了一回语言家家,被钱老悄悄“训练”了语文能力而无知觉。任何时候,“不教之教”,“无痕之教”都是最受欢迎的。“提问专家”背后,是钱老永不消退的语文童心。

比如这个教学片断,粗看不是语文范畴的问题,但一步一步导下来,你发现,钱老扎扎实实地训练了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碗碟是谁埋的一点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番探究走下来,学生知道了一个道理:读书,要细致,要咬文嚼字,要前后勾连,要推理,要瞻前顾后。读文本,也是破案呢,刺激得很,好玩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