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修炼一颗好的心(76):遇到“气死人”的“混蛋学生”如何办?

(2014-04-14 12:20:21)
标签:

混蛋

学生

生气

镇定

沉着

[各位朋友,我的“好友”已经加完。所以,这两个月发纸条来希望“加好友”的朋友们都没有能够满足你们的愿望,真是抱歉啊,抱歉。]

一个老师递来条子问我:遇到气死人的混蛋学生如何办?

我一读这条子就笑了。这老师真是率真可爱!我好像看到了多年前的自己,也常常这样发问的。

实诚地说,这问题问得好,因为很有普遍性。

我说:这是好问题。我是语文老师,我们可以尝试用关键词咀嚼法来寻找解决方法。

这条子包含三个基本信息:第一,混蛋学生。第二,气死人。第三,如何办?

我是这样的办的。

首先,假设混蛋学生是存在的,事实上,也存在。起码,暂时混蛋的学生是肯定存在的。有些程度还很深,不是混蛋的问题,是混账的问题。你不在一线,大概很难想象中小学教师天天面对的是什么,现在不少孩子的不懂规矩胡作非为已经到了何种程度。

但我们可以问自己:学生混蛋,我们就一定要生气吗?也就是说,学生混蛋和生气之间是不是有必然联系呢?学生一混蛋,我们就生气,我觉得这个逻辑是不存在的。中小学教师健康状态不佳,一是工作任务的繁重,二是心理压力的巨大。我觉得要解放自己,首先就需要一种定力:学生混蛋学生的,我们快乐我们的。他混蛋,跟我的情绪无关。我的情绪干嘛要受学生的表现摆布,我为什么要被学生控制。

有朋友会说,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我一直告诉朋友们:学生可以伤害我们,但我们可以拒绝被伤害;生活可以伤害我们,但我们也可以拒绝被伤害。靠什么拒绝:靠心态,靠智慧。学生只是我们的工作对象而已。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投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超脱。我是自己情绪的主人,我能够冷静地理性地看待学生的“混蛋”。学生嘛,有时候就像我要画的一幅画,我要完成的一个手工作品,中途出了问题,重新来过就是。大不了多坏几次,我多返工几次而已。反正都得去做,那就心平气和地去做好了,我干嘛非要去选择“把自己气死”呢?“气死了”也还得面对那些问题,所以,“一气”你就亏了。“不气”你就赚了。“气死”就更不值了。

总之,学生混蛋,我不生气。这是教师灵魂修炼的重要一步。

 

再进一步,我们还可以问问自己:真的有“混蛋学生”吗?

许多问题,换个角度,换个视角,得到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当教师的时间长了,教的学生多了,在更长的时间和更阔大的空间中去重新观察曾经的“混蛋学生”,发现几乎没有再“混蛋”的了。而且,如果严格一点儿,我还发现,很多时候是自己“混蛋”,而不是学生“混蛋”。因为我用“足够混蛋”的方法辛辛苦苦教得不少孩子也“混蛋”了,甚至更加“混蛋”了。

不是我矫情,真的是这样的。

我们需要时时刻刻记住:孩子就是孩子。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混蛋”的因素很多,所以,才需要我们这个职业。我们这个职业就是要天天面对这些“混蛋”,并且要努力影响和改变这些“混蛋”。

我们还需要时时刻刻记住:要允许孩子混蛋(起码是在某段生命历程中的混蛋),事实上,我们谁没有混蛋过呢?我自己,现在在某些方面依旧还是混蛋的水平呢。但是,面对孩子的混蛋,我们要努力尽可能不混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暴制暴,以“蛋”砸“蛋”,恨不得三天、立刻、马上就把孩子身上全部的缺点矫正的想法是肯定要撞壁的。

我们还需要时时刻刻记住:我们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产生作用的一方面力量,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力量。我们要量力而行。有些孩子的“混蛋”,非社会不能改变。那我们就不要太多情,太用情。该撤退的时候应该撤退。这不是逃避,而是另一种成全。

总之,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我们都犯不着生气啊。

只有不生气了,法子才会有,“怎么办”才会“有得办”。人在生气状态,除了自己变成“混蛋”的可能性增大外,脑子肯定是糊涂的,还有什么好结果呢?

所以,我们不生气,在任何时候。

这就是很要紧的修炼了。

2014/4/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