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成长点滴谈(4):第一届“语参杯”全国百佳语文教师评选──暨第一届“心桥杯”全国师生征文大赛
(2012-11-14 06:27:50)
标签:
中语参优秀教师评比教育 |
这段时间不断有朋友问我这方面的问题,比如:
王君姐姐:
当然有的。许多民间评比大家可以参加的。比如老牌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参考》正在举行的“语参杯”全国优秀教师评选等等。
我被《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邀请为评委会主任,最开始是还是有些“受宠若惊”的。
虽然近十年来因为投稿发稿,勉强可以算作各大语文刊物的热心作者,也渐渐和各大语文刊物的编辑和主编们结识。但是,除了邮箱中的稿件交流之外,和他们,都不算有交往。《中语参》也是一样。除了和现任执行主编梁明书老师一起参加通州培训有过一面之缘外,前任主编张吉武老师,现任主编葛宇虹老师,我都只是曾受其专业恩惠,而没有交往。事实上是,面也没有见过。他们是男是女我都不知道。
在讲台上,我是一个活跃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我是一个笨拙的人──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悟道于一室之内,社会交往很少。
我是最最普通的一线教师,不仅现在无职无权,将来也一定是。我何德何能?能担当如此重任?
后来渐悟:在专业成长上,王君确实还是有一定代表性的:首先,属于典型的草根式成长。起点很低。从最基层的乡镇中学开始走到现在,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其次,评上特级教师比较早。还算全面。能说会写。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都有特色。教学科研成果在同龄的特级教师中算丰富的。最后,人到中年还像个孩子,特别有激情,特别天真幼稚,是一个有成长力的人。
让我做评委会主任,《语参》是想表达一种价值选择:扶助草根教师,为草根教师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欣欣然接受了这邀请。
几大语文核心期刊的平台铺设是很重要的。行政上的各种比赛评比等等,因为涉及到官场利益得失,有许多因素是普通教师不可控的。但核心期刊不一样,他们需要优秀作者的加盟,需要推出新人来壮大刊物,需要不同年龄的优秀教师群体来支撑刊物。发现人才,辅助人才,是刊物本身发展的需要。
大概十年前,我参加国家级赛课失败,在全国这个平台上,我还是无名小卒。自我感觉没有智慧在行政的路上去寻找帮助和突破,于是只能“到异地,寻异路,寻找别样的人们”。当时瞄准的就是各大语文期刊。一是开始写作,二是积极参加刊物组织的各种语文活动:论文比赛,优秀教师评比等等。
早年,我曾经热衷于《语文教学通讯》的“教改新星评选活动”和四大期刊的“四方杯”活动等等。参加“教改新星”的评比,第一届第二届都没有人理我,第三届才算评上,但没有评上“十佳”。直到现在碰到主编刘远老师我还“愤愤不平”发牢骚说他们“有眼无珠”。但事实上,我的第一个在全国会议上承担公开课的机会还是《语通》给我的。当然没有授课费。当时,能让我登台亮个像,我就兴奋异常感激不尽了。
我的第一个“封面人物”也是《语通》给我的。
你尝试多了,总会有人理你。
当然也不可能全胜。比如“四方杯”,我试了几回也杳无音讯,没有人理我。
各大刊物的论文比赛是回回参加,基本上都是一等奖。现在也还想参加,但不好意思了。那些赛台,还应该是年轻人的赛台。我们已经获奖太多了,该让一让才是。
就是这样的。这世界上总有路可走的──在我们走不通的路的旁边或者背后。
上周和苏立康老师聊天。聊到曾经得到过的那些来自陌生人的支持鼓励扶持,很感恩。苏老师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让我醍醐灌顶。她说:
“只有你愿意坚持努力,一定就有人帮助你!”
我大彻大悟!
年轻的朋友们,请记住这句话。
当然,这些比赛,包括各大刊物的论文比赛等等,都有一定的收费。我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主办各种活动,是需要经费支撑的。否则,无法运作。现在就是由行政组织的各种评比,连最常规的“春蕾杯”作文大赛等等,也是要适当收费的。
如果你把这个理解为一种谋取利益,你就不用参加。也不用到我这儿来批判。那很烦的。我是一个简单专注的人。许多东西,我不懂。也不想去懂。我只是如实回答朋友们的问题而已。
4.与授课视频配套的创意教学设计。创意设计需包括设计思想和创意设计两部分(样文见近期的中语参中旬“新设计”栏目)。
5.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一篇。要求观点新颖,方法独到,选材新鲜,结构合理,表达精准。
6.以上文体之外的“其他文体”的稿件一篇
5.“其他文体”:设特等奖3名、一等奖6名、二等奖16名、优秀奖若干名。
6.“百佳语文教师”或“百佳语文教师提名”计百名:中学“百佳语文教师”35名、中学“百佳语文教师提名”25名、小学“百佳语文教师”25名,小学“百佳语文教师提名”15名。
6.对于“百佳语文教师”获得者,将颁发相应的证书和奖杯;对于“百佳语文教师提名”获得者,将颁发相应的证书;“百佳语文教师”的获奖课例,将以“‘语参杯’百佳课例集萃”为题,公开出版发行(光盘或书刊形式)。
4.教学设计每篇评审费150元。
5.教学论文每篇评审费130元。
6.“其他文体”每篇评审费100元。
3.附言栏请根据参赛文本性质,在附言栏分别写上A“师心生语”评审费、B“心桥杯”学生征文评审费、C“心桥杯”教师征文评审费、D参评光盘评审费、E教学设计评审费字样、F教学论文评审费、G“其他文体”评审费。以上费用一同邮寄者,请在附言栏写上TA+WB+XC+YD+ZE+OF+LG(T、W、X、Y、Z、L分别代表“师心生语”征文件数、“心桥杯”学生征文件数、“心桥杯”教师征文件数、参评光盘件数、教学设计件数、教学论文件数、“其他文体”件数)字样。
电子稿请寄:370523192@qq.com或相关编辑信箱。
非电子稿请寄: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大中语参中旬刊“语参杯”大赛征稿组。
汇款地址:710062 西安市陕西师大中语参中旬刊“语参杯”大赛征稿组。
十一、联系电话:
13259922396或029-85308237转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