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老师的鼓励: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王君《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

(2012-09-17 22:46:04)
标签:

王君

青春语文

专业成长

教育

 [本文发表于上海《语文学习》2012年第9期]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王君《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导读

 

                   湖北省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余映潮

 

【推荐理由】

王君,70后的中学语文名师,经过20年艰苦而又智慧的顽强奋斗,在国内中语界崭露头角,成为很有实力的全面发展的教坛新星。

王君由一名普通的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比较快地成长为优秀的著名的特级教师,是中学语文教育界的一个奇迹;然而她的成长过程并不一帆风顺,凡是青年语文教师可能遇到的困难、困惑、迷惘、烦恼以及挫折,她都遇到过;不仅遇到过,可能还要直面更加难以应对的情况。所以她的成长路也就能够表现出广大青年语文教师崇尚优秀、追求上进的共同规律,即:坚定地恪守热爱教师职业的理想境界,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始终如一地着眼于自己的专业成长,勤奋刻苦地地磨练自己的教学技艺。

《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这部书,章节清晰,事例生动,热情洋溢,语言优美,选材精致,见解深刻。它让我们感受到:王君有着饱满的青春飞扬的奋进热情,有对教育教学细节的深沉的思考,有热爱学生激情工作的一颗童心,有非常创新的班主任工作策略,有神采飞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极具个性的课文文本解读,有广泛涉猎善于学习的习惯,有非常多的学术界的朋友,有随时把自己的钻研、思考、体会与学习所得变成文字的勤奋精神。

这部书的每一章、每一节都能够引起我们的深思。在书中,一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优秀青年语文教师形象,时时感染着我们;书中生动的事例,为青年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借鉴。

【原著导读】

导读之一:整体把握

全书的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

第一章 我的专业求索之路;

第二章 我的教育求真之路;

第三章 我的课堂反思之路;

第四章 我的班级管理创新之路;

第五章 我的专业阅读之路;

第六章 我与优秀老师同行之路。

作者以“路”为线索,教育观点、专业认知、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专业阅读、同行挚友等角度入手,真实地、多侧面地叙述了自己热情扎实的工作与灵动深刻的思考,给青年教师同行展现了一条可供借鉴的专业成长之路。

导读之二:章节品味

《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中,有这样一些地方需要细读:

自序《重庆,请祝福你任性的女儿》:这篇文章就是一份微型自传,短短的篇幅,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作者的成长历程。

第一章中的《得失寸心知——我的语文教学足迹》:这篇文章,5千多字的文字,完整描述了作者在教学上的成长经历、奋斗过程、事业建树和内心感悟。

第一章中的《青春万岁——我的班主任足迹”》:万字左右的篇幅,精巧的组材,生动的事例,多姿多彩的抒怀,表述了作者在班主任工作之路上的辛苦跋涉与深刻体味。

以上第一章中的两篇,可重点体味作者青春的语文教学,青春的班主任工作。

结合这两篇文章,可以再品读本书中的《我的教育求真之路》、《我的课堂反思之路》和《我的班级管理创新之路》。

导读之三:选点细读

品读《一位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王君专业求索笔记》,需要运用“选点细读”的阅读方法。

这种阅读方法就是:细读故事,细品语言。

这部著作中,有密集的、生动的生活故事、家庭故事、教育故事、教学故事、学习故事、

交友故事、讲学故事。多姿多彩的故事点缀在作者的事业之路上,摇曳生姿,熠熠有光,读起来往往让我们心生感慨,心生感悟。

    请看下面的两个片段,分别叙述了青年时代王君的一个成长故事和一段教育心语:

 [片段一]

……

最让人难忘的是第一次参加全国赛课,那一堂课,深刻地影响了我的教育人生,涤去了我身上许多的坏毛病。

那几年,通过一层又一层的令人眩晕应接不暇的比赛和选拔,我终于从一名乡村女教师成为了市直属重点中学的教师。生活就这样笑语盈盈地把你推上云端,然后又板着面孔给你当头一棒。这次全国赛课,自以为胜券在握的我,在颁奖仪式上,最终听到一等奖的名单里并没有我时,震惊、失望、愤怒、茫然……种种负面的情绪排山倒海般涌上心头,把参赛几天来所收获的五彩斑斓的赞美全都淹没在对周围世界的怀疑中。在现实的残酷面前,从肉体到心灵,我输得一塌糊涂。

25岁的我还没有足够的承受失败的心理能力,我陷入了无边的悲哀和痛苦中。正是在这样的锥心之痛中,我经历了更为刻骨的精神涅槃。

到今天,失败的痛楚早被厚重的生活调制成了一杯凝神的咖啡,在语文的天地里,我终于理解了生命的奥秘:青春的心态就是深刻地认识自己,经得起苦与乐的煎熬——包括无情地否定自己和坚定地相信自己。

不要过于在意来自外在的任何评价。因为,深刻的热爱和执着的追求都和一等奖的奖牌无关!

这一堂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比赛课,成为了我语文教师生涯中的真正意义上的成人仪式。

……

 [片段二]

……

我的教育理想是培养有温度和高度的人!

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作为一名身处教育最底层的班主任,我知道自己没有任何权力,但是我又拥有无穷大的权力。因为,我有六十多个孩子,我有一间独立的教室,我有整整三年的时光啊!三年,如果我们愿意雕刻一件什么东西,即使困难太大无法将之雕刻成为精品,但是也应该初具雏形了吧。
   
我愿意成为这样的君王——教室,我的王国;三年,我的任期。我的王国不大,但我可以在这里成为自己的尧舜禹。我的时间不长,可我有一千多个自由的日子。在这个时空中,理想中的人性我说了算!

我不敢说我完全成功了!但我确实看到从我的教室里走出了这样的一群又一群孩子:他们热爱生命,胸怀走向卓越的远大理想。他们能够直面残酷的竞争,但又始终洋溢着乐观主义的豪情。他们渴望成为社会的精英,但却保持着更为高贵的平民情怀……

这些孩子就是我痴迷教育的全部谜底。

    ……

    这些文字具体而微地表现了王君表达的特点:顺畅的语流,飞动的文字,简洁的叙事,诗意的章法,激情的议论,精致的道理,都同时表现了出来。

读王君的著作和文章,还给我们另一层面的启迪,那就是青年语文教师需要从中体味“写作”二字的力量,需要从中得到“写作与教师成长”方面的深刻教益。我们不知道王君磨练自己的写作能力的诀窍,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她几乎天天都在写作,几乎天天都有诗意的文字从笔尖流淌出来,她青春的笔调随时在记录她的教学、留住她的思索,描绘她的探求;这是她过人的地方,也是成长过程中极其富有力量的鞭策。

【相关链接】

1.《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景创设艺术》(王君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王君讲语文》(王君著,语文出版社2008年版)

3.《教育与幸福生活》(李镇西主编 王君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中国语文人》(张蕾 林雨风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5.《致青年教师》(吴非著 教学科学出版社 2010年版)

6. 《李泽厚论教育·人生·美》(李泽厚著 杨斌编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教师专业发展精妙小语》(张万祥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 《过去的教师》(商友敬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 《生之苦痛和爱之艰难──<背影>》再读》(王君  《中学语文教学》201110期)

    10.《自我的深度迷失——<皇帝的新装>再读》(王君  《语文教学通讯》20121期)

    11. 《伟大的新闻背后站立着的是伟大的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王君  《语文教学通讯》 2012年第3)

    12.“青春之语文──王君教育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0415621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