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车领悟
(2011-08-16 17:40:10)
标签:
杂谈 |
我并不急需车。也不是特别爱车。学车于我只是一件新鲜的事儿。我明白,进入另外一个领域总是好玩的。
坚决地每次约车都努力约不同的教练。只是想来一个彻底的换位:重新感受做学生的感受和感受教师的感受。我明白,这一番观照下来,对教育,我必然会有一些新鲜的领悟。
教练们个性迥异。普遍脾气很大。最开初的两天战战兢兢话都不敢多说。遇到温和些和耐心些的教练,心中先叫了一万声阿弥陀佛。温柔的品性是奇货可居且价值连城啊!
教练们的水平差距也很大。确实有些讲不出来只会骂人。有一两个却点拨很到位。看书是不行的,教练结合实际点到关键点很重要。他们各有所长:有一个教踩离合很在行,有一个教倒杆很有一套。教练不仅要有实践经验,还需要有表达能力。
我发现,没有一个教练用未来开车的便捷和快乐来激励学生。他们只用考试来威胁学生。看来,应试教育不仅在中小学大行其道,在社会上也是如此啊。悲哉!
最开始不会做学生,总被训斥。后来学乖了。抢着插杆拿杆,给老师倒水,给老师递烟,适时表扬老师教得好,反复自我批评自我调侃??于是师生关系渐渐融洽。
有一位老师不幸被两次约到。第一次她态度极为恶劣庸俗,让我那次学车过程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第二次上车见到还是她,早已经吓得魂飞魄散。没想到她这次却完全变了一个人般,出奇意外的好性情好耐心还跟我有说有笑。我一头雾水。于是判定:第一次一定是她心情不好所以导致形象表现欠佳,我只不过是间接受害者罢了。其教训是:不要急着判定一个人的性情和价值。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快乐忧伤。多给他人宽容吧。
慢慢地琢磨出了一些和教练的相处之道。他们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很辛苦,待遇也不算好所以难免焦躁粗暴。但学车该是我们的缘分和生命享受,不该冷漠和敌对。于是,化解教练们的烦忧成为了我的课题。真好。但训练结束,看得出教练对我这个学员恋恋不舍的时候,我挺有成就感。只要我们愿意给他人温暖,我们就能做到。
教练对我的一句鼓励也让我这个比较笨的中年学生心花怒放。可是,平时,我是不是还吝啬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呢?
教练偶尔对我笑一笑我立马觉得阳光灿烂。老师的笑容太宝贵了啊。可是,平时,我是不是对学生笑得越来越少了呢?
学车,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差生。就是倒杆和移库,我就把自己练得完全失去了自信。在老师和别的学员看起来那么容易的东西,我就是弄不明白。一次又一次出错,错得老师说我无可救药。细细想想,在平时,我又对多少那些老在我看来简单无比的地方反复出错的孩子多些理解和耐心温暖的等待呢?差生其实是客观存在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擅长的一方面。我们需要慈悲之心啊!
被教练训斥得无地自容的时候,我自嘲:昨天我还在全国的讲台上侃侃而谈拥有众多欣赏者,可今天却在这里简直比猪狗不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啊,哪种境遇都得面对承受还需享受。
第一天根本就无法很好地控制离合。我的脚根本就好像不是我的。教练指导了半天也还是老样子。我很沮丧自己怎么那么笨。第二天第三天却渐渐好起来。功到自然成。凡事都有个过程。所以,一定要给自己时间,一定要对生活有耐心啊!
无论多么沮丧和愤怒,还是没有给任何一位教练打“不满意”。因为听他们说一个“不满意”就是罚金四百元。我知道老师的苦楚,知道“投诉”给人的伤害。我愿意相信一切仅仅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所以,我选择宽容一切。
练车大部分时间都在练习“慢动作”。风驰电掣快意速度,其实是来自于这般的缓慢磨练啊!生活的艺术就是慢的艺术。这话,似乎适用于一切。
我很笨。我学得很难看。但是我知道,我一定会学会——只不过比别人慢一点儿或者慢很多罢了。有些人成功是注定要成功,而大部分人成功是因为他们确信自己会成功。学车一事,我相信也是如此。
(2011/8/3)
今天最后一次练车。然后就是等待考试了。
我多少有点儿发怵。一是笨,前段还有许多要点掌握不好。二是遇到的老师基本算凶神恶煞或者消极怠工一类,这于我这样的差生,实在是有点儿尴尬。
最后一次练车至关重要。我可不想拿钱买小时补课。钱是问题,时间更是问题啊。
所以,选择教练的时候,我闭着眼睛发了一会儿呆,最后毅然选择了13号。
这个数字向来被称为不吉利。我想撞撞运气。以前都盯着好看好读的数字选,结果并不妙。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呢?
13号车是个体型较胖的老年男教师。乍一眼看去,挺儒雅,也很严肃。但他的车里很干净。这让我产生了好感。前头有几位老师,车里比垃圾堆还不如,不仅车上到处是积尘,而且还堆满了破烂杂物。你坐在那样的车里,浑身都不自在。
我恭恭敬敬地递上烟。有人不赞成这样的作法,觉得助长了歪风邪气。我到觉得没有啥。十来块钱不是大事,表达对老师劳动和辛苦的尊重而已。我希望每一回学车都是比较幸福的体验,都能结识新朋友,自己谦卑些主动些应该是做人的法则。
老师接过了烟。我看他车里是有打开的烟盒的。看来他抽烟。但是学到结束时他也没有抽一根。这于是真是幸福了。碰到好几个抽烟的师傅,甚至还有几个是女的。从头抽到尾,车厢里烟雾弥漫。我也不敢说。他们的眼睛里全然没有学员的存在。至于烟会让他人难受,更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
老师先问我今天的练车如何安排。先练什么,再练什么。我懵了一下。前几位老师,没有谁问过我这个问题。在中途我针对自己的弱点想提出时间建议,结果都没有说完便被冷冰冰地顶了回去。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容不得你来指手画脚。我胆小,最重要的是懒得反驳,因为不想把这几个小时搞得很僵,于是也不太敢多说。于是便成为了机器,处处时时受制约,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没自由惯了,于是也就视为正常了。
今天这位老师让我自己安排,我一开始还有点儿不适应。但很快就反应过来,连忙说了好几点。老师说,好,就按照你的要求练。
我居然有点儿百感交集。
一练上车,我便发现,这个老师不简单。
他也骂人。才开了两回,见我确实有点儿笨,忍不住数落了几句。我有些沮丧。但之后,他便不再出声了,而且开始表扬我,只要我成功一次,他便啧啧赞叹,用各种语言夸我聪明。断断续续练车近十回,他是给我鼓励和表扬最多的老师。甚而表扬得我的脸都红了,但心里很舒坦。我老被老师斥责说无可救药,一旦被接二连三地表扬,还真不适应。
最让我称奇的是他教我贴库和倒库。这在别人那里简单不过的小事儿我就是学不准,失败率很高。这也是我耗时最多和挨骂最多的项目。到后来一说练倒库,我立马全身紧张。我觉得自己是很认真的,似乎老师们也照书上讲得很清楚,甚至还分解了动作,但我就是一到自己操作就失误。
贴库倒库“库”得我灰头土脸,连自己都要对自己失掉信心了。
但今天的师傅很神奇。
其他的步骤都和其他老师教的一样。只在一点上他让我开了窍。他说,你的问题好办,你不就是点随杆转时找不到停车点吗。我告诉你,你看到三点一线──商标、前中杆、后中杆在一线的时候停车然后右打满,绝对没问题。我半信半疑,结果一试,次次成功!
我欣然若狂。
然后感叹:这是书上没有的要点。练了这么多天,怎么先前的老师就没人这么告诉我呢?看来,经验,真的是无价之宝。但是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准确地提炼经验啊!
之后的每一项,这位师傅都总有“诀窍”。他只要一亮诀窍,我的一个难题立马就解决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碰壁无数次的惑点,他只需稍有点拨,我立马豁然洞开。
训练中还有一些小细节表现出他的独特。每一次他点拨我时,总是先问我以前的老师如何讲的,然后再告诉我他的想法。有许多次,我看他沉吟了一会儿才说:“那行,这样也可以。”分明是“他的经验”和以前老师的经验不太一致了。但只要我不出错,他一般不会否定以前的老师。我们计时学车,回回换教练,每一个人的讲法常有不同。教练们彼此之间互相攻击的常有,彼此赞美的很少。遇到我这样的把问题全部遗留给最后一位教练的倒霉学生,能够不对先前的老师们表达不满真是难得了。
最后一次练车,我们一次都没有休息。老师也没有提出休息的要求。而以前的老师,不是常常要求休息,就是自个儿躲一边休息让你乱折腾了半天也懒得出来指点两句。
最后一次练车,我唯一一次听到了老师表扬我悟性好。他还说有人学车快,有人读书快,各有各的长处,所以,暂时学不会很正常。这番话说得我真有点儿感激涕零啊!
最后一次练车,唯一一次没有听到老师发牢骚,抱怨工资底学员笨儿子不听话婆婆太刁钻等等。
还有一个细节。练车途中,师傅拿出一把折扇问我上面的一个字读啥。这把扇子扇面上全是文言书法,很雅致。他问的那个字是“袅”。接着他便跟我探讨什么是“袅”的样子,又比又划还打了些比方,很有趣儿。最后感叹说,他问了好些学员,都不认识这个字,其中还有一个是博士呢。
……
就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突破了全部难点,学会了以前总学不明白的那些个项目。对即将来到的考试,终于有点儿自信心了。
回家的车上,很愉快。回味起这个老师的点点滴滴,觉得他真称得上是个不知觉的“教育家”。他经验丰富,尊重学生、善于点拨、恪守职责,重视激励,颇有雅兴……呵呵,我呀,笨人有笨福,最后一次练车,遇到了好师傅啊! 以后我做老师,也得跟他学啊!
(20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