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看了《适合人的教育》,发现斯坦纳对于灵性科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吸引人。而之前看到的书籍大多是华德福教育实践或应用方面的,对于理论根源的描述始终讲述的有限。因此,找来斯坦纳的原著《神智学》进行阅读,由于是台版书籍,摘抄的文字可能语言不够通顺,仅仅根据我的认知水平转化为简体而已。当中的内容完全为摘抄,未进行任何改动,与斯坦纳的思想差异只有译者的理解偏差可能,基本可以真实反映原作思想。其中加粗的字体保持与译文一致。希望能给对人智学感兴趣的人们提供一些参考。
人的本质
歌德如下的话语美妙地标示出一条能认识人之本质路途的出发点:“当人一开始注意到环绕在身边的事物时,就会将其看待成是与自身相关的东西;这有其合理性,因为他全部的命运维系在他觉得有趣或没趣、喜欢或是讨厌这些物品,以及这些物品对他有所助益还是会伤害到他。人很容易以这种非常自然的方式去看待以及评定事物,仿佛这是必然的,然而人却常会因此而陷入令他羞愧或使他生活困苦的千百种错误之中。——那些有强烈认知欲望,且致力于观察大自然事物自身以及这些事物彼此之间关系的人,他们所承担的是种更加艰辛困苦的工作。因为若他们将这些东西看成是与自身相关的事物,很容易就会丢失那原本可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尺度。他们不能有有趣或没趣、喜欢或讨厌、有益或有害这类的考量。他们应该完全舍弃这些,以超然且近乎神性的本质寻找及探求事物的真相,而不是这些东西是否讨喜。所以真正的植物学家不应考量那些植物是否美丽或有何用处,而是该研究他们的形态以及他们与其他植物的联系;如同所有植物都受太阳诱引与照耀,植物学家也应该以同样平静的眼光,细看与综观所有的植物,并且还要谨守这样的认知:资讯的获取不要以自己的评价,而要从所观察的事物圈出发。”
歌德所表达的这些想法,有三重领域引起人的注意。第一重领域是那些透过感官的窗口持续汇入讯息,人们所触、所闻、所尝、所听、所看的事物。第二重是这些事物给人的印象,那些人觉得有好感或反感、有用或有害而标记为对其有趣或没趣、渴望或厌恶的印象。第三重是人以“近乎神性的本质”而对这些物品所获得的认识;这方面的认识是这些物品的作用与存在对他所揭示出的秘密。
人类生命也可以明显区分为三重领域。因而人会发觉,自己以三重方式和这个世界交织在一起。——第一重是那些呈现在眼前的东西、那些人们认为既有的事实。人会透过第二重方式让世间的事物成为与自身相关的事物,成为对其有意义的东西。人将第三重方式看成是其应努力奋斗不懈的目标。
为何世界以这三重方式呈现在人的面前?以下这简单的观察方式能够教人明了一切:当我踏上铺满花朵的草地,透过我眼睛所见,花朵告诉了我它们的颜色。这是一个我所认为既有的事实。——我为这五彩缤纷的灿烂而欣喜不已。从而将这事实变成我一己之事。我透过情感而将花朵与我自身的存在结合。一年后我再度回到这同一片草地。别的花朵在那儿。从它们唤起我心中新的喜悦,也让我回忆起去年的欢欣之情。这份情存在我的心中;当初燃起这份情感的东西已不复存在。然而我眼前所见的这些花朵和去年所看到的是同一品种;他们和去年的花一样是按照相同的法则成长起来的。若我了解这个品种和这些法则,就能在今年的花朵之中再度发觉到我在去年的花中所认识到的一切。或许我会思量:去年的花已经谢了,我对这些花的喜悦之情只存留在记忆之中。这份情感只是与我的存在联系在一起。只要这些花朵持续生长,去年我在花朵身上所曾认识而今年又再度认知到的那个东西,将一直存留下去。这就是对我启示的东西,这启示依存于我的存在的方式和我的喜悦之情不同。我的喜悦之情留在我内心中,而花朵的法则,本质则却外于我而存留在世界之中。
人就是如此不断地透过这三重方式与世上的各种事物联系在一起。人并非一开始就进入这种事实,而是会先掌握到这些事实的呈现。然后才从这之中得出人本质的三个面向。这里暂时就以身、心以及灵这三个词来点出这三个面向而非别的。那些有事先固执意见的人,甚至是对这三个词竟有所假设的人,必定会对以下的解析有所误解。这里所提到的身指的是,人周遭环境中的事物是透过它来呈现,如同前面所提到的草地上的花朵。心这个词所意指的是,人如何透过它而将事物与自己的存在联系在一起,透过它而感受到对事物的有趣或无趣、喜欢或不喜欢、快乐或痛苦。灵指的是,当人以,依歌德的表词所说,“近乎神性的本质”细察事物时在他身上启示的东西。——在此意义上人是由身、心与灵所组成。
人能够透过其身而一时与事物有所联系。透过其心可以在内心保留住事物给他的印象,而透过其灵才能启示出事物本身所葆真的东西。只有当人以这三个面向来看待人时,才能期待对其本质能够有所启发。因为这三个面向向他显现出,人是以三重不同的方式与自身之外的世界相亲近。
人透过其身而与由外在呈现给他的感官的事物相亲近。外界的材料组合成人自己的这个身;外界的各种力量也在人身上发挥作用。如同能够使用其感官观察外界的事物一般,人也可以观察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但是人却无法以相同的方式观察到心的存在。所有在身体上所发生的一切,也都可以透过身体的感官被知觉。但我自己甚至是其他人却无法透过身体的感官,知觉出我的喜欢或不喜欢、我的快乐或痛苦。心是一个身体直观无法到达的领域。人身体的存在显现在所有的眼睛之前;心他承载着作为其自身的世界。透过灵却能让外在世界以高层次的方式启示给人。虽然外界的秘密在人的内在展露开来;但在灵之中,人从自身步出,让事物对自己诉说不是对人、而是对它具有意义的东西。人类仰望布满繁星的宇宙:心所体验到的悸动是属于人的;而人在思维、在灵中所掌握的星辰永恒法则并不属于人,而是归属于星辰本身的。
因此人是三重世界的公民。人透过其身而归属于一个也是要透过身才能够知觉到的世界,人透过其心建构出其自己的世界;而另一个超越其他两个的世界,则透过灵本身启示给人。
显而易见的,由于这三重世界具有本质上的差异,也就只有透过三种不同的观察方式,才能让人明了这三个世界,以及人在其中的份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