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黑胶-听黑胶-晒黑胶(六)

标签:
黑胶唱片历史录音富特文格勒霍伦斯坦切利比达克 |
分类: 【音乐】淘黑胶听黑胶晒黑胶 |
Sep. 16,2013
http://s16/mw690/79a7e102gx6CIwagWn59f&690
在淘碟时看到切利的片子相信一般人都不会放过,尤其象这张。切利和斯奈德汉在罗马合作于1954年1月30日的贝多芬小协,意大利 “Melodram” 201。虽然我在2009年已买了当时刚出版的Archipel 0421 CD版 (好像是目前唯一的CD版),但看到这张黑胶更是兴奋,十成新,一点杂声也没有,我真怀疑原主是否没有听过。
http://s8/mw690/79a7e102gx6CIwdfkML77&690
韩黛尔 Ida Haendel 和切利比达克的勃拉姆斯协奏曲是常见到的录音,但她的西贝柳斯小协却是我以前不曾见到过的。EMI / ODEON ASD.3199,芬兰指挥家贝格隆德 Paavo Berglund / 英国 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此曲好像录制于1976年,在那三年前的1973年韩黛尔曾随伦敦爱乐乐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演出,这是文革中第一个来访的外 国乐团,轰动之极。韩黛尔拉的是勃拉姆斯协奏曲,Encore 尽拉了一个“白毛女”。刚刚好奇上ebuy网查了一下,这张碟尽然开价七十五到一百美元,热昏。
http://s13/mw690/79a7e102gx6CIwhm8Laec&690
富特文格勒 “众神的黄昏”的全剧版选曲版已经收有好多,不久前我把自己所有的富特收藏用黄笔在小周Francis送我的那本唱片目录上做记录,才发现独独少了 1952年5月31日的第三幕,没几日在店里就找到了这套据说是“唯二”的黑胶版 FONIT CETRA FE20,补了那个空缺。
http://s4/mw690/79a7e102gx6CIwpRHVh73&690
曾经当过富特文格勒副指挥的霍伦斯坦Jascha Horenstein 被评论界说是指挥布鲁克纳和马勒最为拿手。这是他指挥的布鲁克纳第八,Turnaboul/VOX THS 65090/91,2 Sets,历史系列,Vienna Symp. Orch.,约七十年代。
http://s11/mw690/79a7e102gx6CIwkgNd0aa&690
出生在基辅的霍伦斯坦一生颠簸似乎一直没有确定的位置。他在1959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马勒第八据说轰动一时。这里是他的马勒第九,Turnaboul TV-S 34332/33,2 Sets,Vienna Symp. Orch.,录音年代不详,约出版于七十年代。
http://s11/mw690/79a7e102gx6CIwzkdLA4a&690
现代作曲大家亨策的“情侣悲歌”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六十年代初的DG 测试版(白版) LPM 18 876,作曲家本人指挥德国柏林歌剧院乐队和柏林广播交响乐队,Dietrich Fischer-Dieskau 主唱。不听近现代音乐的朋友看到这里是不会有任何触动的,而喜爱现代音乐的人看到一定大喜。
http://s2/mw690/79a7e102gx6CIwEtoxb01&690
里盖蒂是比亨策更先进不知多少的大师。他的唱片是很少见而且价格都较偏高。
http://s9/mw690/79a7e102gx6CIwRhcnua8&690
七十八转唱片。Columbia D133,三张12寸。拉威尔本人指挥他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玛格丽特-隆Marguerite Long 钢琴独奏。这首乐曲拉威尔为访美作于1931年,原本他想自己演奏但因健康不佳改由玛格丽特-隆演奏,该作品也就题献给她,1932年1月14日在巴黎 Salle Pleyel 首演,他自己指挥乐队。同年(1932) 拉威尔因车祸头部受伤健康急剧恶化,在1937年的一次失败的手术后于12月28日逝去,享年62岁。这个录音估计不是首演,而是首演后不久的录音室录 音,时间应该是1932年年初。我之前另有一张该录音的33转唱片(压在下面那张) World Records/EMI SH 209,同碟包括Prokofiev自己演奏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普罗的那录音Naxos 十二年前曾有CD版发行,近年又有Melodiya 和 EMI 的版本出现,但拉威尔本人指挥玛格丽特-隆演奏的版本似乎还没见到CD版。
http://s6/mw690/79a7e102gx6CIwV2S3315&690
百代唱片,由姚莉的哥哥姚敏编曲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是为香港国泰公司所拍的黄梅戏电影配乐,影片于1964年冬上映,估计这张黑胶唱片也应是1964年或1965年的东西了。PATHE CPAX 321/322。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在港台极为流行黄梅戏电影,那十年的华语电影市场几乎全笼罩在黄梅调之下。本影片由严俊导演,李丽华和尤敏主 演,姚敏编曲陈一新作词,崔萍和刘韵主唱。原本国泰公司自认由大牌李丽华和尤敏出演必定轰动,不料邵氏公司以三个月时间抢拍完成先行上映,造成国泰该片卖 座平平,那段时间邵氏公司和国泰一直缠斗不息。
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金银双星” 是金嗓子周旋和被喻为银嗓子的姚莉。姚莉和姚敏原名姚秀云和姚振民,他们自幼丧父姚莉从小跟着哥哥姚敏,姚敏曾在杂货店当学徒后转入电影院当领位,从而对 电影产生兴趣并迷上音乐开始自学乐器,不久进入大同音乐社担任伴奏,而后把才十三岁的妹妹也引入做小歌手,还一起搭档到电台表演并唱出些小名气,这时兄妹 俩开始用起了艺名。姚莉因为某次被同台演出的周旋和严华发现推荐去灌录唱片而一举成名。姚莉加入百代后又引荐哥哥姚敏,姚敏起先也搭档唱歌后转为作曲,为 妹妹写了不少佳作,他们在大陆移帜前到达香港并继续和百代合作。1967年3月兄妹俩参加某宴会时,姚敏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离世,享年四十九。
(Jimdrp,9. 16, 2013)
http://s16/mw690/79a7e102gx6CIwagWn59f&690
在淘碟时看到切利的片子相信一般人都不会放过,尤其象这张。切利和斯奈德汉在罗马合作于1954年1月30日的贝多芬小协,意大利 “Melodram” 201。虽然我在2009年已买了当时刚出版的Archipel 0421 CD版 (好像是目前唯一的CD版),但看到这张黑胶更是兴奋,十成新,一点杂声也没有,我真怀疑原主是否没有听过。
http://s8/mw690/79a7e102gx6CIwdfkML77&690
韩黛尔 Ida Haendel 和切利比达克的勃拉姆斯协奏曲是常见到的录音,但她的西贝柳斯小协却是我以前不曾见到过的。EMI / ODEON ASD.3199,芬兰指挥家贝格隆德 Paavo Berglund / 英国 Bournemouth Symphony Orchestra。此曲好像录制于1976年,在那三年前的1973年韩黛尔曾随伦敦爱乐乐团访问中国在北京和上海两地演出,这是文革中第一个来访的外 国乐团,轰动之极。韩黛尔拉的是勃拉姆斯协奏曲,Encore 尽拉了一个“白毛女”。刚刚好奇上ebuy网查了一下,这张碟尽然开价七十五到一百美元,热昏。
http://s13/mw690/79a7e102gx6CIwhm8Laec&690
富特文格勒 “众神的黄昏”的全剧版选曲版已经收有好多,不久前我把自己所有的富特收藏用黄笔在小周Francis送我的那本唱片目录上做记录,才发现独独少了 1952年5月31日的第三幕,没几日在店里就找到了这套据说是“唯二”的黑胶版 FONIT CETRA FE20,补了那个空缺。
http://s4/mw690/79a7e102gx6CIwpRHVh73&690
曾经当过富特文格勒副指挥的霍伦斯坦Jascha Horenstein 被评论界说是指挥布鲁克纳和马勒最为拿手。这是他指挥的布鲁克纳第八,Turnaboul/VOX THS 65090/91,2 Sets,历史系列,Vienna Symp. Orch.,约七十年代。
http://s11/mw690/79a7e102gx6CIwkgNd0aa&690
出生在基辅的霍伦斯坦一生颠簸似乎一直没有确定的位置。他在1959年指挥伦敦交响乐团的马勒第八据说轰动一时。这里是他的马勒第九,Turnaboul TV-S 34332/33,2 Sets,Vienna Symp. Orch.,录音年代不详,约出版于七十年代。
http://s11/mw690/79a7e102gx6CIwzkdLA4a&690
现代作曲大家亨策的“情侣悲歌”是他的重要作品之一。六十年代初的DG 测试版(白版) LPM 18 876,作曲家本人指挥德国柏林歌剧院乐队和柏林广播交响乐队,Dietrich Fischer-Dieskau 主唱。不听近现代音乐的朋友看到这里是不会有任何触动的,而喜爱现代音乐的人看到一定大喜。
http://s2/mw690/79a7e102gx6CIwEtoxb01&690
里盖蒂是比亨策更先进不知多少的大师。他的唱片是很少见而且价格都较偏高。
http://s9/mw690/79a7e102gx6CIwRhcnua8&690
七十八转唱片。Columbia D133,三张12寸。拉威尔本人指挥他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玛格丽特-隆Marguerite Long 钢琴独奏。这首乐曲拉威尔为访美作于1931年,原本他想自己演奏但因健康不佳改由玛格丽特-隆演奏,该作品也就题献给她,1932年1月14日在巴黎 Salle Pleyel 首演,他自己指挥乐队。同年(1932) 拉威尔因车祸头部受伤健康急剧恶化,在1937年的一次失败的手术后于12月28日逝去,享年62岁。这个录音估计不是首演,而是首演后不久的录音室录 音,时间应该是1932年年初。我之前另有一张该录音的33转唱片(压在下面那张) World Records/EMI SH 209,同碟包括Prokofiev自己演奏他的第三钢琴协奏曲,普罗的那录音Naxos 十二年前曾有CD版发行,近年又有Melodiya 和 EMI 的版本出现,但拉威尔本人指挥玛格丽特-隆演奏的版本似乎还没见到CD版。
http://s6/mw690/79a7e102gx6CIwV2S3315&690
百代唱片,由姚莉的哥哥姚敏编曲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是为香港国泰公司所拍的黄梅戏电影配乐,影片于1964年冬上映,估计这张黑胶唱片也应是1964年或1965年的东西了。PATHE CPAX 321/322。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在港台极为流行黄梅戏电影,那十年的华语电影市场几乎全笼罩在黄梅调之下。本影片由严俊导演,李丽华和尤敏主 演,姚敏编曲陈一新作词,崔萍和刘韵主唱。原本国泰公司自认由大牌李丽华和尤敏出演必定轰动,不料邵氏公司以三个月时间抢拍完成先行上映,造成国泰该片卖 座平平,那段时间邵氏公司和国泰一直缠斗不息。
三四十年代上海的“金银双星” 是金嗓子周旋和被喻为银嗓子的姚莉。姚莉和姚敏原名姚秀云和姚振民,他们自幼丧父姚莉从小跟着哥哥姚敏,姚敏曾在杂货店当学徒后转入电影院当领位,从而对 电影产生兴趣并迷上音乐开始自学乐器,不久进入大同音乐社担任伴奏,而后把才十三岁的妹妹也引入做小歌手,还一起搭档到电台表演并唱出些小名气,这时兄妹 俩开始用起了艺名。姚莉因为某次被同台演出的周旋和严华发现推荐去灌录唱片而一举成名。姚莉加入百代后又引荐哥哥姚敏,姚敏起先也搭档唱歌后转为作曲,为 妹妹写了不少佳作,他们在大陆移帜前到达香港并继续和百代合作。1967年3月兄妹俩参加某宴会时,姚敏心脏病突发撒手人寰离世,享年四十九。
(Jimdrp,9. 16, 2013)
前一篇:淘黑胶-听黑胶-晒黑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