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股发行数据汇总(1990至2020)

(2020-04-11 11:10:24)
标签:

股票

分类: 股票

年份 上市公司数 现自由流通市值(亿) 总市值(亿)
1990 7 187.07 283.4
1991 4 2117.61 4032.98
1992 37 1196.36 3288.87
1993 107 6460.85 13564.73
1994 99 4827.72 8964.87
1995 21 937.58 1976.64
1996 182 10346.15 20195.65
1997 194 10451.67 21299.24
1998 98 5301.25 11694.47
1999 92 4496.21 9409.13
2000 132 8550.85 16872.01
2001 79 8493.92 23112.05
2002 68 7627.57 13644.2
2003 66 7532.11 15637.73
2004 99 5015.22 9561.55
2005 14 1147.6 1846.84
2006 66 6145.92 31037.29
2007 126 22559.35 47685.44
2008 77 4873.65 10655.33
2009 98 6421.61 14455.98
2010 348 18260.38 45320.62
2011 281 9310.62 19959.3
2012 155 5275.65 12298.43
2013 1 193.36 643.31
2014 124 3975.93 9785.36
2015 223 7911.51 18175.28
2016 227 4781.36 13131.1
2017 438 6111.2 20183.43
2018 105 1981.94 17305.41
总计 3568 182492.22 436020.64

  2019   202家  

  2020   57家(至4月10日)  

  30年,截止2020年4月10日,共有3827家上市企业上市。

再来看一下另一组数据:










年份 上市公司数 自由流通市值 总市值 合计年

1990-1995 275 15727.19 32111.49 6

1996-2005 1024 68962.55 143272.87 10

2006-2013 1152 73040.54 182055.7 8

2014-2018 1117 24761.94 78580.58 5

总计 3568 182492.22 436020.64 29







       这样的年份归类我基本是按一个周期的牛熊来划分的,代表了4轮牛熊转换过程的IPO进程,时间跨度上和牛熊稍有差别,但偏差度不超过半年。

       头6年是中国证券的起步年,为第一个牛熊吧。至今产生了275家上市公司,3.2万亿的市值,1.57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

       然后10年是为第二个牛熊吧。至今产生了1024家上市公司,14.3万亿的市值,6.896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

       再后第三个牛熊8年吧,也是1152家上市公司,18.2万亿市值,7.3万亿自由流通市值。

       最后第四个牛熊过程现在5年了,1117家公司上市,7.85万亿市值,2.476万亿自由流通市值。

       这轮的牛熊的熊当然还没彻底走完,IPO也还没有走完,2018年比2017年IPO数量确实少了,2019年呢?科创板又会怎样分流资金呢?


       假期的数据整理初步结束了。对于文中的数据引用和计算做如下补充:

1、文中募集资金数据为从东财网站逐行整理,进而自己一手输入并统计,所有募集资金是按发行价*发行股份数来计算的,并没有把发行费用抛掉,因为这是从市场实际抽走的资金。

2、股票数量的3827家包含了已退市股。

3、每年发行的数量是按通达信软件全部A股按发行日期排序导入EXCEL表格计算汇总。

4、自由流通市值和总市值也是依据通达信软件全部A股的数据计算汇总。

5、有招商公路、温氏股份、申万宏源等个股为合并上市,募集资金部分是按0元计算的。

6、因为所有数据是以2018年12月30日来统计的,个别年份和网上查到的当年的新闻资料IPO数据会有差别,比如退市、比如借壳重组。

7、即便如此,数据也不能保证完全的没有差错,如有个别遗漏再所难免。

8、每一个人投资或投资股票的如果都是我这样,也许中国的股市才会成熟。

       题外话:如果从顶层设计考虑,为中国的社会资本寻求投资之路,确实,中国的股市盘子还不算大,比起房地产差的很多很多,现在18万亿的自由流通市值真的好像不够公募、社保、外资、企业年金、银行理财、社会各路资本一起下场的。但是,制度法规的不完善,公私募资金、普通投资者的不成熟,信息的不对称,急于扩容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就像不能一年发500只股票一样,资金也不是一年就全下场,都是个过程,但是我们还没看到资金,就先看到了等抽资金血的。不光是A股,港股的今年的熊市不也是IPO的大步前进带来的吗?2015年-2018年三年半A股不过是为IPO募集了6470亿,然后30万亿市值烟飞灰灭,2017年-2018年两年不过为IPO募集了3690亿资金,然后14.4万亿资金灰飞烟灭,确实不都是IPO的错,但是结果就是这样。所有好的政策都在慢慢研讨中才出台,但IPO的路途却总是一路狂奔。

       绝大多数公募和私募没有料到2018年会如此惨淡,绝大多数股民更像是被无辜殃及的路人,没有震惊、没有愤怒,无法理解又只能坦然接受。但是经济形势却依旧不容乐观。看着这2年新上市的543家上市公司,我感觉到我被抢劫了,事实上正是如此,不论我去选择中小创还是大蓝筹,只要我没有离开这个市场,今年就是标准的受害者。我们用二级市场的高价格去填饱一级市场的鳄鱼,我们排着队在电子盘口上给人家送钱,我们不傻,谁傻?

       试问谁能获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