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战疫日志之(七十四)
(2020-04-06 16:48:43)
标签:
我的战疫日志 |
2020年4月6日
今天湖北新增确诊0,其中武汉0,宜昌0,天门0。
今天湖北确诊为0,疑似为0,宜昌连续三十七天确诊为0。
国内境内自产1例(广东1),38例为海外输入病例。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8例。
海外1196546(74068):意大利128948韩国10284伊朗58226法国93780西班牙131646德国101072美国337637日本3872瑞士21100荷兰17953英国48440瑞典6830比利时19691挪威5759丹麦4561奥地利12051土尔其27069加拿大15940马来西亚3662葡萄牙11278巴西11281澳大利亚5788捷克4591以色列8611,过一千的还有:爱尔兰智利卢森堡波兰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罗马尼亚俄罗斯5389沙特南非芬兰泰国菲律宾印尼希腊印度4314冰岛墨西哥巴拿马多米尼加秘鲁阿根廷哥伦比亚塞尔维亚新加坡克罗地亚阿联酋阿尔及利亚卡塔尔乌克兰爱沙尼亚埃及新西兰摩洛哥。
国内广东两天连续自产,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海外,昨天新增74068,前天100654,有所减缓,看看能否持续。
昨天,王礼德终于从火神山出院了。
德总自从入驻重症监护室,一直没有消息。向身边的人打听,也音信全无。
现在德总终于有消息了,他从鬼门关闯过来了。
下面记录德总入院的点点滴滴。
我一直在计算日子,今天是我进医院的第54天、转来火神山医院的第44天,其间经历、感受及感悟,我会尽可能快地在此一一道来。但目前我的身体还不允许我超支——与正常人相比、精力大概有60%左右吧。对于一个拼了半辈子的人来说,不能拼了,这种感受大家自行感受下。
病区的人逐渐在减少,近来减少的速度越来越快——也可能是因为留下的人少了之后的感觉更强烈吧。今天,整个病区(火神山医院综合科)只剩下5个病人了,其中就有我。下图这条长廊有13间房其中12间病室、我在7房14床,现在这整条走廊的12间病房里,就剩下我一个人了。走廊尽头是值班护士、来自大连的王晶,在另一条走廊的一端是她的战友、同样来自大连的孟颖。
整个病区是一个U形结构,我站的位置是通道的尽头。上面这张我所站的背后是医护人员通向工作区的门,门的那边还有一直为我们辛苦忙碌的医生护士们,我猜想其实整个病区应该是个“口”字形结构,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区把U的上端封住、成为了一个口。
在去年年底马应龙集团的内部培训中,我专门剖析过这个“口”,其中讲过人口、人头和人手的区别。
人要活着,是离不开这个口的。所以我们才进行人口统计而不是人头统计或者人手统计。
英勇的医护战士们以身犯险把U封成了口,挽救了更多的活口——每个活口就是一条生命!
脱离危险期后就一直萦绕脑际、昨天才发出来的“新冠肺炎逝者是这场浩劫的牺牲,我们应该像唐山地震后建哭墙那样为他们立碑、而不是让‘排队领骨灰’作为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的新闻”,没想到今天上午就看见了国务院发布公告的新闻刷屏了——
2020年4月4日上午10时,举行全国性哀悼活动。
下半旗、默哀三分钟——给“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尽管还没有说给他们立碑,这么高规格的礼仪至少也算是生者对逝者的祭奠吧!——对于成为了新冠状病毒瘟疫祭品的人们来说,这个礼仪,正!
我昨天的帖子和今天的这公告能算是共鸣吧?由此,这个国家让我越来越爱了!我想任何一个把她的人民——这些微不足道的一个个的个体——的悲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为此而付诸行动的国家都会得到她的人民的拥戴!
昨天说到人口统计,就想到统计数据——从被要求信息公开之后一直以来每日都滚动发布的新冠肺炎统计数据。我不知道这个信息的流程和节点是如何设计及管控的,就像人口统计事先明确了精准的时间节点一样,稍有差池结果就大相径庭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比如下面这个来自湖北卫生健康委官网的统计数据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这需要发布人来解释。而显然没有谁对此作出过解释,是因为没有人发现疑问和提出要求么?
统计是宏观的、一如长江大海滚滚红尘,是为了统揽全局的便利而为。对于统计而言,697就是个干巴巴的数字。
而具体到组成这697的每个1来说、他们则如长江大海里的每个水滴和滚滚红尘中的每粒尘埃一样,每个1都代表着1条人命、以及他们后面的若干个家庭。697于他们而言是697条命!
在这里我并无否定某些部门的作为或者做派之意,对于各相关部门应对措施得失的个人认识将在最后去梳理。在这里之所以关心到统计数据,是因为我自己想知道在某个特殊阶段我这粒尘埃被归类到了哪个数字里。比如他们公布的“每日新增”——我是2月6日中午13点左右开始发烧的、7日去到最近的社区医院查血、ct及咽拭子,8号该医院电话告知我“核酸阳性”,9号入院。我不知道统计是以那个为标准,也不知道时间节点(尽管每个统计报告上面都写了某日0-24时,但你并不确定你得到信息的时间是否和统计公布的时间同步)及信息传递要求,所以我想我大概在这个数字里吧:
既然活下来了,就应该尽量活得明白点不是?
明天就出院了,今夜是在火神山的最后一个夜晚,整个病区就剩下我和另外一个病友了。有些依依不舍于是想起当日遥望窗外渴望自由的时候,五味杂陈。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