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沪深股市共发行新股68家
二、阳光转债、万科转债、水运转债、丝绸转2、燕京转债上网发行
三、2002年12月,尚福林任中国证监会第五任掌门。
四、蓝田骗局、银广夏陷阱
1、蓝田骗局
2003年初,中央财经大学刘姝威教授被评为“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刘教授为什么被评为200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1996年6月18日,蓝田股份在上交所上市。上市后,蓝田股份利润高速增长,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绩优神话。
2001年,刘姝威通过对蓝田股份的财务报告分析,认为蓝田股份的业绩造假,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金融内参》上。
2002年1月,刘姝威收到一封恐吓邮件,邮件中说:2002年1月23日,说法是你的死期。
事后查明,蓝田股份从上市之初,到以后每年的账务报表,全都涉及造假。
2004年11月,蓝田股份董事长瞿兆玉被判有期徒刑两年。
蓝田股份不仅得到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号称“中国农业第一股”,而且还得到了湖北省委书记的大力支持,当时的湖北省委书记贾某某称赞“蓝田股份是湖北农业的一面旗帜”。
2、银广夏崩塌
还记得当年大战万国证券的中经开吗?还记得当年大战长虹的中经开吗?
中经开,财政部的干儿子,中国证券的风云券商。
1999年,中经开盯上了银广夏,一年时间,银广夏股份上涨440%,全年涨幅高居深沪两市第二。
银广夏为什么上涨,源于银广夏业绩暴增,主要是沙漠里的黄麻草,经过萃取后,利润惊人。
然而这一切,在2001年8月终结。《财经》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银广夏陷阱》,提示银广夏1998年至2001年间,虚增利润7.7亿。
消息公开后,银广夏股价从30.79跌到6.35,把银广夏的投资者打入冷宫,也将中经开送入了地狱。
五、624井喷
2002年初,由于受国有股减持政策不明朗和"国有股减持方案阶段性成果"不被市场认同等因素影响,1514点和1550点这两个曾被认为牢不可破的政策底被轻易击穿,股指一路跌至1339点;随后,在政策面转暖的预期、降息利好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股指在成功构筑小双底之后,放量上攻至3月21日的1693点,完成第一次反弹。之后大盘又进行了深幅的调整,调到了1455点。
2002年6月23日,国有股减持被国务院叫停,当时23日也是星期日,星期一,即6月24日,大盘开盘后出现井喷,几乎涨停开盘,个股就像疯了一样,涨停个股数不胜数,不过,当日盘中也有震荡,最后指数上涨幅度达到9.25%收盘,收盘位1749.
然而,6·24行情只是昙花一现,从6月下旬到年底,市场运行的主基调是持续阴跌整理,跌幅达22%,收盘于1357.65的低点。
总体而言,2001年、2002年两年的下跌,刚好将2000年的涨幅吞噬掉。从年K线分析,两根阴线吞噬掉一根大阳线。2002年的股票市场是超跌后的平衡市,市场运行轨迹呈现抛物线型,市场的获利机会主要在于大盘的超跌反弹,这就是2002年行情的主要运行规律。
六、2002年,中国证券市场低风险高收益的机会主要在可转债市场,如万科转债跌到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