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记忆 |
2012年,是我走进股市的第十九个年头,在我进入股市的前十八个年头,虽然遭遇过1994年的断头侧刀,虽然有过1999年蓝田的惊魂一撇,虽然经历过2002年的罗牛山增发历险,但是都很安然度过,每年的收益都是正的,但好运不会永远光顾你,2012年的风险正慢慢降临,而我却浑然不知。
2012年,我的第一重仓品种是具有金融创新题材的全柴动力。
全柴动力,公司主营内燃机、建材类、商业类。总股本28340万股,流通股28340万股,2010年每股收益0。33元,2011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08元。
2011 年 4 月 11 日,江苏熔盛重工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会议同意江苏熔盛重工收购安徽省全椒县人民政府持有的全柴集团 100%股权,同意江苏熔盛重工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向全柴动力除全柴集团之外的全体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股份的要约,要约价格为每股人民币 16.62 元。江苏熔盛重工已将人民币 523,890,000 元(即本次要约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 额的 20%,以全柴动力除全柴集团之外的全体股东所持股份均预受要约的情况下所需金额计算)存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户,作为本次要约收购的履约保证。登记结算公司上海分公司已出具一份证明该等履约保证金已经存入指定账户的证明文件。
该公司被要约收购之后,在要约价16。62至18之间横盘整理一个多月,最终顶不住大盘的下跌的冲击,2011年6月8日,终于跌破了前期平台,最低下深16。03,收于16。45,成为当天沪市下跌明星。
2011年11月中旬,全柴动力股价如断线风筝,从前期平台15。5跌到12。61,跌幅近20%,比16。62的要约收购价跌25%,全柴到底怎么了?有没有可能要约收购作废?
经过分析,我认为:
第一、熔盛收购全柴集团是通过产权交易中标取得的,首期款6。4亿已打入全柴集团帐户,要约收购保证金5。2亿已打入上交所专用帐户。如果熔盛毁约,那它的这近11亿真金白银就打了水漂。
第二、熔盛用21亿收购的是全柴集团,全柴集团评诂的净资产是19亿,因为全柴集团除有全柴动力外,还有其它资产,比如还有5800万的国元证券,熔盛并不吃亏。
第三、要约收购已通过商务部和国资委两关,只剩证监会最后一关。在中国现有体制下,证监会不会否决商务部和国资委。
第四、在大盘极端弱市的情况下,市场会出现一些绝对套利的机会,这很正常。比如2008年的攀钢钢钒,在国资委通过的情况下,股价跌到了6。3,而攀钢当时的现金选择权是9。59,就是在证监会都已通过情况下,股价也曾跌到8。7。。
结论,熔盛不会毁约,证监会一定会通过,要约收购一定会执行。
我决定14、13买入,但是,为了保险起见,还只是动用了四成资金,万一出现黑天鹅呢?
可是,黑天鹅呢还真的出现了。
2012年6月1日和5日,熔盛重工通过H股公司中国熔盛重工发布了两则公告:一是表示收购全柴集团股权的交易事项的先决条件并未全部达成,熔盛重工尚未支付对价;二是称之前通过安徽省产交中心支付的6.3亿预付款为保证金,并不构成尚未支付的代价付款。
2012年7月17日,全柴动力称,公司接熔盛重工来函,熔盛重工已注意到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有效期限(国资委批复文件将于2012年8月26日到期),目前拟与全椒县政府商议延期的可能性。
2012年8月17日,熔盛重工正式向证监会提出,解除和全柴动力的要约收购。
白纸黑字签订了要约收购和约,熔盛重工就要解除就解除了,这不是把投资者当猴耍吗?
投资者也不是好欺负的,熔盛重工此前不是已向全柴支付了6。3亿的保证金,向上交所支付了5。23亿的收购保证金吗?要让熔盛赔偿?
全椒县政府马上冻结了熔盛重工6.3亿的保证金。
可是,流通股东的权益谁来保证呢?
2012年
此后,包括机构投资者兴业全球基金和熔盛重工对簿公堂。
此后,不要脸的熔盛重工江河日下,亏损越来越重。
再之后,熔盛重工连银行的钱也还不起了。
2016年,熔盛重工成了中国债转股的第一单。
我的全柴动力的综合成本在14.5左右,2012年6月5日,我发现熔盛有毁约的意图之后,分别于2012年6月12日和13日在14元两次减仓。
2012年7月17日,熔盛重工拟与全柴动力延期,我想,熔盛重工真的不要脸了。我开盘以12.5元全部清仓全柴动力,损失20%左右。
此后,我也想到和熔盛打官司,但想想此前的蓝田股份,想想银广夏,想想中国的司法制度,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只能是打掉的牙往肚里咽。
这一年,我其他战场上胜利也堵不住全柴动力的黑洞。
这一年,因为兵败全柴,我十八年的证券投资第一次出现了年度亏损。
这一年,我的亏损达到了2.6%,尽管不算大,但对我的自信还是有很大的打击。
全柴动力,让我记住了中国股市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也记住了股市的风险无处不在,睡觉都要睁着半只眼。
熔盛重工和全柴动力的官司现在还在继续,但投资者已经没有信心了,因为不要脸的熔盛重工已经自身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