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梦》导读第五十三回

(2020-09-28 22:03:32)

今日共读《红楼梦》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除夕祭宗祠,极博大;开夜宴,极富丽。宗祠在宁府,开宴在荣府。作者分叙不犯,胸有成竹。这样一篇过年大文章,古往今来,无可与之比肩者!难怪红楼大家都感慨:欲加批注,竟如蚊子上铁牛,无有下嘴处。此话极其确切。

我们在品读内容的同时,还需细赏中华民俗文化之百般精彩!

这一回是本书的又一次场面描写的高潮。周汝昌先生研究,《红楼梦》共有108回,结构是大对称。到了五十三,五十四回,恰是全书的对称轴。到此贾府盛极而衰!

贾府祭宗祠,是通过第一次进贾府的薛宝琴,让她做了一次“上帝之眼”,引导读者了解全貌。但是总觉有些古怪:外姓,还是女孩,怎么可能进贾府宗祠呢?

祭祖是重头戏。已经“超出三界外”的贾敬,以“主祭”的身份领衔祭祖,这是他唯一的一次在公开场合露面。可见这责任有多么无可推卸,又是多么郑重庄严。叩拜的那些程序礼数,又是多么繁琐复杂。

祭祖拉开了过年的大幕。从年三十到元宵,把贾府过年期间的主要日程差不多都涉及到了。

贾府过年,人来人往,繁文缛节和奢华场面,令人目不暇接。

前面的内容中,已经从各个角度,渲染了贾府极度铺张奢侈的日常生活,而过年的时候,加上年俗的需要,则显得更胜一筹。只看乌进孝进奉的一张清单,已是令人瞠目结舌!细心地读者,可能注意到单子上有一样:鲟鳇鱼两个。有专家研究,将此鱼的清代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一条十几万。与它比,海参鲍鱼,熊掌燕窝,都是小菜一碟。窥一斑而见全豹。这只是豪门大族,那么皇宫的用度呢?曾经也看过一张单子,那是清宫档案里《膳底档》中的一张膳单,是乾隆皇帝与众妃嫔的菜单,只是一顿普通的早餐,可单子上的膳品,已超乎想象!

那么,这样奢华的生活靠什么支撑呢??

乌庄头的出现,才让读者知道——原来,荣宁二府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地租收入。

然而作为“权益人”的贾珍,看着账单,反倒皱着眉说“这够作什么的!”“真真是又叫别过年了!” 乌进孝连忙诉实情,告苦处,说今年雨水太多,又有冰雹灾害,年成实在不好。其实真正过不了年的是那些劳苦一年,遭遇灾情,又受盘剥的老百姓啊!

听着贾珍诉委屈,乌庄头笑道: “娘娘和万岁爷岂有不赏的?”

贾珍回答说,荣国府 “这二年,哪一年不多赔出几千两银子来。头一年省亲,连盖花园子,你算算,那一注共花了多少,就知道了。再两年,再一次省亲,只怕就精穷了。”

按照脂批:“借省亲写南巡事”,作者祖上的家族败落,主因恰恰就是当年曾经风光无限的,康熙皇帝南巡接驾所造成的财物亏空。作者这里显然是用“省亲”这样曲折的笔法,“浇胸中块垒”。

说起这个话题,贾蓉也随口报告了一个情况:果真那府里穷了,听人说,“凤姑娘悄悄与鸳鸯商量,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当银子呢”。这真是如冷子兴所说:“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是说宁荣二府的财政已渐空;而此回贾珍教训贾芹,则是印证冷子兴所说“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贾府各主子彼此争权夺利,虎视眈眈;后辈子孙,皆不成器,难继家业;底下仆从,人心不足,寻衅滋事。这是贾府衰败最重要的原因!只是贾府外面的排场还照着旧例,子孙还循着虚礼,但是贾府的末世之象,已经快要遮掩不住了。(海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