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也爱炒作(一)

标签:
杂谈唐诗诗人陈子昂炒作转摘文化 |
分类: 文人辞话 |
少年陈子昂对四川的家乡人只知道一天到晚打麻将很是不满,于是决定走出四川看看,出去闯荡闯荡、增长点见识,开开眼界。当时的首都长安是有名的国际大都会,“长漂”是年轻人的一种时尚。陈子昂到了长安之后,乡下人进城,才知道过去那十多年真是白活了,长安的花花世界和十里洋场,这才是他陈子昂想要的生活啊。。http://s15/middle/79a49988gaaf75a957c5e&690
陈子昂在长安一漂就是十年,真正是“乐不思蜀”,他也不去找工作,反正他家里有的是钱,家里每个月给他寄10万块的生活费,但陈子昂有四川男人共同的一个优点,就是不怎么爱花钱,所以他每个月都能存下9万9千块
陈子昂之所以不找工作,是因为他想让工作来找他。陈子昂深深地知道,要想有好点儿的工作主动来找他,首先得自己有名啊。所以,在长安城的十年里,陈子昂脑子里唯一想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让自己在长安城那么多的饱学之士中脱颖而出,一夜成名。但是当时的能人实在是太多了,你看人家骆宾王7岁就能出口成章,写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作为我们现在的启蒙教材,还有人家王勃20多岁就写下了著名的《腾王阁序》千古流芳,陈子昂站在这些人当中,自惭形秽,看不到任何的出路,心情失落到了极点,于是写诗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深深知道,自己虽然能附庸风雅写几句诗,奈何生不逢时,居然遇上了这诗歌盛世,只要是个人都能写几句诗,要想出人头地,看来得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不好好炒作一番恐怕是不行的了……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子昂“十年磨一剑”,终于看到了一个机会。这一天周末(其实游手好闲的陈子昂无所谓周末不周末),陈子昂正挎着一个鸟笼子在大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突然看到有个拐角处围了很多人,陈子昂好不容易挤进去一看,原来是有个长得很魁梧的汉子(大抵是蒙古族)在叫卖一把胡琴,那汉子一言不发,只是手里举着一个牌子,“黄金千两,拒绝还价”,这八个大字下面还写着几行小字,无非是说这琴是黄帝还是蚩尤用过的之类,反正历史悠久,来历不凡。
古代是16两为1斤,1斤500克,古代的1两大致相当于现在的31.25克,现在黄金的价格一般在200块到260块左右,这“黄金千两”拿到现在一折算,再怎么说,也要值它个六七百万元人民币的,您想想看啊,六七百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当时长安的楼市特好,去年8000块每平米买的房子,今年一下子就涨到了16000,所以不管有钱的没钱的都炒房去了,即使偶尔还有几个家有余财的,又不怎么懂行,怪只怪那时候的长安电视台还没有与时俱进地搞《鉴宝》之类的电视节目进行这方面知识的推广和普及。
陈子昂这10年来省吃俭用,存了不少的私房钱,恰恰能够买得起这把琴。陈子昂心想,这钱财如粪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我能借这机会好好地炒作一番,说不定我就一夜成名天下知,我那几本发霉的散文集小说集也会有出版社给我出版了,说不定还能从此混个一官半职什么的……陈子昂越想越美妙,非常激动地冲过去:你这琴,我买了!(1300多年之后,有一位叫宋祖德的来历不明的先生,仅仅花99万元人民币的代价,就买下了“远华”案中赖昌星的侄子赖文峰送给“甜歌皇后”杨钰莹的价值200多万的保时捷跑车,从此之后,宋祖德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江湖上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陈子昂从银行搬来60多斤重的黄金,搬得满头大汗,众人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他都一个字都不透露,只是说这把琴才是天下第一的名琴,那什么司马相如的“绿绮”琴和蔡邕的“焦尾”琴算个屁,这把琴全世界往古来今也只有他一个人会弹,但是他今天没心情没状态,这个大街上人多噪杂也不适合表演高雅的艺术,有兴趣的明天上午11点11分11秒到他住的长安招待所去听他演奏,但是只有到得最早的11个人可以免费,11个人后面的都得收11两银子一张的门票。
因为长安城历史上还从没有卖过11两银子一张的门票,那许多炒楼发了大财的暴发户都要附庸风雅,倒想去看看这价值黄金千两的胡琴拉出来的音乐是怎么个动听法,这“史上最贵的音乐会”自己如果不去亲身体验一下,那以后在长安城的社交界还怎么混啊,那自己岂不是太没文化也太没品位了么?再加上前面的11位可以免费,所以半夜就有陆续有人在陈子昂住的廉价招待所外面排队,这队一排就是一里多路长,陈子昂的琴还没弹,就吊足了长安城无论是文化名流还是普通老百姓的胃口。
第二天上午11点11分11秒,陈子昂准时开门,但是陈子昂这时侯却做出了一个谁也料想不到的举动,陈子昂一只手捧着昨天花巨资刚买的那把胡琴,另一只手握紧拳头,非常激动地说:“我陈子昂虽然没有谢灵运和谢朓(音‘tiao’)那样的‘才高一斗’(谢灵运语:‘天下才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但也有屈原和贾谊那样的志向啊,我历尽九九八十一难,不远千里从四川来到长安,带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居然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给我出版,听说最近各大门户网站评选‘初唐四杰’,居然都没有我的份,我这叫一个急啊!这把胡琴虽然是我昨天花高价购得,但这些东西给那些下三流的酒吧歌手们用用还差不多,我陈子昂是‘唐朝鲁迅’和‘李敖第二’(颇似宋祖德先生的语气),注定要流芳千古的,我怎么能弹这样的东西呢!”说完,使出吃奶的力气一摔,那把价值几百万人民币的胡琴顿时摔得个稀巴烂。(与公元1985年张瑞敏先生砸冰箱的壮举何其相似)
这时侯有人不干了,我们掏11两银子不就是来听你的高雅音乐会的么,现在琴都没了,这还怎么听啊,这不是玩我们么?陈子昂何等聪明的人,告诉看热闹的观众尽管放心,今天不但门票全退,而且还每个观众还赠送纹银11两,品尝他老陈家特制的四川酸辣粉一碗(在今天的北京西单,有一家叫“天下酸辣粉”的小店,生意特别火爆,一天可以卖出好几千碗,据说就是陈子昂家的酸辣粉传下来的),但是有个条件,每个人得把他复印的陈子昂作品集,带回家去看看,如果谁能说出其中的一个优点,再赏纹银11两。但只奖励第一个说出优点的,重复的不算。
说出一个优点就奖纹银11两?这样的好事到哪里去找啊,这个夜里,长安城的百姓都挖空心思在给陈子昂的作品找优点,因为要不重样,所以还得别出心裁地开动一些脑筋啊。一夜之间,陈子昂便名满京城,美誉度更是全球第一。
第二天,各大出版社的社长纷纷亲自出动,找陈子昂商量他那快发霉的十多本书的出版事宜。没过多久,读陈子昂的作品,成了长安城最大的时尚,小白领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陈子昂了吗?”。如果去长安城洗只脚,就可以免费获赠《陈子昂诗集》1本;如果再品德升华下,来点儿别的高尚点儿的特别服务,则可以获赠《陈子昂全集》1套共计11本。
陈子昂凭借“买琴”和“砸琴”之举炒作成功,一举成为网络红人和畅销书作家之后并没有停止他前进的脚步,而是又开始了他新的炒作计划。陈子昂一眼看出了当时掌握实权的武则天想当皇帝的野心,于是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篇《大周受命颂》的拍马屁的文章,开口闭口就是“圣母武皇陛下”,甚至写下了“……非我圣母,庆云谁光?庆云光矣,周道昌矣!九万八千,天授皇年!”这样一些在一般人看来十分谄媚的文章来讨好武则天,积极劝说她当皇帝。
这一次陈子昂的炒作又成功了,武则天不但给陈子昂封了个“右拾遗”(所以后世又称陈子昂为“陈拾遗”)的官,而且陈子昂此后出版的每一本诗集、散文集,大周皇帝武则天都会欣然拨冗给他写序,陈子昂抓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作序激情推荐”这样一个噱头再一炒作,他的书能不好卖吗?他能不青史留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