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心隔肚皮,微信来屏蔽

(2014-08-14 18:00:04)
标签:

杂谈

诸位读者还记不记得几年前风靡一时的聊天工具MSN?有段时间,它作为微软自带的即时通信功能,是唯一在国内能与QQ聊天分庭抗礼的网络通信工具。尽管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通信功能的大大增强,它终究热潮不再,用户大量流失,最终与Skype合并,但是诸多用户还是会怀念当初那段看着名单列表上一群小绿人儿,耳中不断传来叮咚震动声的日子——寄托在聊天工具上的岁月和情愫,自不待言。

http://s16/mw690/002e3RI9zy6LeX7UCE79f

MSN曾经有个十分有效的阻止功能,它可以令你暂时屏蔽不想与之通信的用户,而且不会在对方的界面上显示:当你登录后,被屏蔽的MSN用户在那头永远看到的是你灰色的未登录头像,而他给你发送的离线文字则会转存至服务器,于是你可以尽情和其他友邻聊天,也无需采取隐身状态,避免了被不想看到的对象追踪的风险。

这种委婉的屏蔽阻止方式,几乎被采用在之后所有的聊天通信软件上。现如今几乎人手一APP的微信,以通讯的及时方便和朋友圈的共享功能广受欢迎,可它早就为你的不时之需做好了准备:我们可以选择将对方加入无法看到朋友圈分享的屏蔽组里,也可以选择不看对方的朋友圈——这个功能广受讨厌炫富、晒娃、分享养生之道的群众们的欢迎。但是它也为人际交往埋下了一根根细小的在喉之梗。在微信上直接删除对方的账户,当对方向你发送信息,会被系统通知“你已经被对方删除”或“你不在对方的通讯录上”,无异于当面打脸,而仅仅屏蔽朋友圈,相对难以追踪:对方只能通过登录其他朋友的帐户来检测你是否屏蔽了他。不过,人是活的,以人为本的技术也是活的,反向侦查MSN阻止功能的网络工具曾经风靡一时:输入你的账户和登录密码,你就可以发现谁在单方面将你阻止了,为此爆发的友情战争也不在少数。如果在未来有人开发出反向侦查朋友圈屏蔽功能软件,相信一定也会大受好评。但是,这有必要吗?其实,如果你想知道谁在朋友圈里屏蔽了你,方法很简单,但是,你真想知道吗?

假如不想跟对方联系,为什么不能直接删除对方?大错特错。大家都是中国人,谁都别装纯:情面问题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无奈之一。相较于干脆删除,假如只是不想让对方把鼻子探入自己的生活,却又想跟对方保持一定的工作生活联系,最终都会采取屏蔽功能。

被迫无奈加上了领导、长辈、同事号码的升斗小民一定能理解点下屏蔽键的快感:在朋友圈里吐槽工作,不想被领导看到还找去小办公室谈话,怎么办?屏蔽之。自己是腐女,有时候会晒出各种同人志和黄暴言论,不想让阿姨姑妈对你循循善诱,怎么办?屏蔽之。迫于情面加上了一点儿都不喜欢的朋友和熟人,却不想让他们窥探到自己生活里比较私隐的一面,怎么办?屏蔽之。屏蔽并不表达厌恶,也许只是亲密度不够。但是这种亲密度不够的认知往往会在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温差:我以为跟你是无话不谈的密友,你却早就把我拖进了屏蔽组,你发的私人信息还是我从别人那里辗转得知,这叫人情何以堪!屏蔽往往反映了人际交往中那些刺人的细节。

如果想免除尴尬,朋友圈的分组功能提供了一个比屏蔽更好的方式:把微信里的朋友分为不同组别,每次发布个人照片和文字信息的时候只需选择不同可见范围,就可以定向分享内容。

也许人际关系的微妙性是任何科技工具都无法解决和解释的,就在屏蔽和被屏蔽之间,我们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误解和错位,还有信任感的缺失。如果缺少了信任,那么屏蔽也好,反向侦查也罢,除了增加心塞感,对良性的健康关系是毫无帮助的。

高级而有趣的杂志,闷骚而有型的女人!《madameFIGARO》中文版官方微信,提供新鲜出炉的时尚资讯、国际大咖的独到观点、法式Chic的型格大片,和处处不落伍的你,无障碍沟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