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但享当下 不问未来
(2013-01-29 15:04:33)
高更的画册
很多人对大溪地的印象,来自于高更。这位狂热的法国印象派画家于1891年离开巴黎,远涉重洋来到位于南太平洋小岛的大溪地(Tahiti)。他用12年的光阴在岛上生活、创作,而那段时间也是他艺术人生的巅峰。与流光溢彩的巴黎是如此不同,在这座静谧原始的“精神家园”里,高更的作品展现出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绚烂。水边窃语的大溪地少女,充满神性的土壤阳光,色彩斑斓的热带植物,屋顶镀锡的茅草小屋……这片未曾开放的处女地给画家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灵冲击,那一段也是他被后人广为称颂的“脱去文明外衣”的时光。
大溪地位于南太平洋中部,正式名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1768年4月法国探险家Bougainville第一次来到大溪地,当他回到欧洲时,把这里描述为“高尚的野蛮人”和“维纳斯般的女人”一起居住的人间天堂。
直到今天,欧美人依然是大溪地最主要的游客,也有不少人都在跟随高更的步伐,因为“第一眼的相爱”而决定留下永恒厮守。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30128110530_816.jpg不问未来" />第一眼,便成瘾
来自巴黎的姑娘Amandine便是其中一位。她从大学时代便开始参加航海俱乐部,毕业后工作、结婚、生子都没有阻断她奔向海洋的梦想。几年前的一次航行,她第一次来到大溪地,便被这里“完全代表着人们对天堂想象”的美景深深吸引。高更百年前的经典画作就像幻灯片一样在眼前呈现开来:太平洋的风总会带着阳光一起到达,海水的颜色就像一块印染的绸布清澈涤荡又变化万千,如黛远山与云雾和山霾做着躲躲藏藏的游戏,而海里的生物就像一块晶莹的琥珀在蓝天的映照下触手可及。“我当时就想,这是我能想象的最美的地方了,我一定要留在这里。”Amandine从大溪地回到巴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收拾行囊,“我真的马上就回到了这里,并且会一直留下。”Amandine在大溪地游艇俱乐部(Tahiti Yacht Charter)工作至今,保持规律性地飞回法国探望家人朋友,航海依然是她永远不会乏味的生活。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30128110604_220.jpg不问未来" />发呆,是天下头等大事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大溪地人的确一天到晚“傻乐傻乐”的,你甚至不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度假村里的本地工作人员,除了工作时间外就是在发呆,他们甚至能对着一棵树、一条鱼、一片沙滩放空一整个下午,但当你走近时,又会发现他们并没有真的在放空,他们会很认真地招手让你一起坐下,然后指着一片珊瑚礁对你说: “我一直在想,《海底总动员》 这部片子的导演一定到过我们这里,要不怎么能做出完全一模一样的海底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