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20130117141711-760/n_20130117141711_100.jpg今天的《西游·降魔篇》,星爷只导不演,只在里面演了个几秒的彩蛋。这是一部穿着周星驰衣服却没有其骨血的无厘头电影,应该是黄渤和文章味道,添了些周星驰的佐料罢了。闻听星爷只导不演,影迷的失望之情已溢于言表。但是无厘头电影还是要存在的,就算星爷不演,也应该有比星爷更无厘头的演员出来兴风作浪传承无厘头Style。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20130117141711-760/n_20130117141717_172.jpg
导演约演员见面的流程多半如此:先寒暄两句,接着介绍我手上有一个戏大概是什么样的,希望你来演其中的某一个角色,我对这个人物有怎样的设想。所以接到周星驰邀请的时候,文章抱着差不多的心理预期就飞到了香港。但他跟导演面对面坐下以后,进行的对话却是这样的:
周星驰:吃了么?
文章:吃了。
周星驰:睡得好不好?
文章:挺好。
周星驰:香港有没有朋友?
文章:有。
周星驰:有没有看过《大话西游》?《大话西游》你最喜欢哪个桥段?
文章:看了很多遍,觉得还是很经典。
……
两人净聊了些有的没的,好似一直在寒暄,却从未进入正题。聊到后来,周星驰连文章对古装片有什么想法、最近工作忙不忙都已经摸查了个遍,一直到双方礼貌的告别,文章也没有等来有关新片的任何一个字。他一头雾水地又飞回了北京,之后才接到经纪人的电话说:“可以看剧本了,看完剧本就开始。”但即便这样,他当时也完全不清楚自己要在戏里的角色是什么。文章发现自己原来要演唐僧的时候,距离进组开戏只剩20天了。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20130117141711-760/n_20130117141724_368.jpg
2011年盛夏,《降魔》在横店低调开机,文章见到了与他对手的舒淇。后者尽管一早就知道她要演的是一个专业“驱魔人”,并且认真阅读了封面上标注着“仅供舒淇参阅”的剧本,到片场之后也还是被周星驰的无厘头搞得人仰马翻。第一天进组,身穿灰白T恤、挎着黑色休闲短裤、脚踏运动鞋头顶鸭舌帽的星爷,这个造型家居得就好像只打算下楼买个泡面就回家继续打机的导演,悠悠然飘到了打算温习对白的舒淇面前,用一口并不算标准的普通话下指令说:
舒淇一开始还以为,只是当天拍的跟之前读到的不同,后来才发现:每天现场拍的东西整理出来完全是另外一个剧本!文章更是到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都对自己演出的故事完全没把握,“因为我拍了3个月都不知道他拍的是什么,他根本不按剧本拍。”
“所以你说他难搞,他是难搞,我背台词背得这么辛苦,可是去到现场呢,他把整个剧本都改了。总是改对白,之前的功课全都白费,要临时记,而且一些对白还是很长的,所以对演员来说,他们可能会生气或者是很没有自信、很怕,觉得自己的功课没有做足,”舒淇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但他可能就是不想让你功课做得太足吧?这样的话,演员就完全不会有心理准备这场戏要怎么演。就是现场我们大爷想到什么,马上就改、就修。所有的剧本都是在他的脑袋里头,而不是在他发给我们的剧本里。”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20130117141711-760/n_20130117141731_895.jpg剧本真的在他的脑袋里头吗?对于这个问题,编剧之一卢正雨的回答是:真的。
卢正雨最开始在网络上崭露头角的身份,其实是周星驰的超级粉丝。这个80后的年轻人从小学开始在家看周星驰的录像带,初中在电视上偶然看到重播的《喜剧之王》后拜倒在周氏门下。2007年底,周星驰要上《鲁豫有约》,节目组在周星驰的影迷会上打听,谁可以做一个致敬的短片。当时他已经拍过一些D
V,在星迷中也算是小有名气,于是责无旁贷地把任务接了下来,用近乎为零的成本拍出《我们的故事》———一支契合当年新片《长江七号》父子情的短片。
在节目录制的当天,卢正雨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星爷。但交流仅限于已经设计好的环节,再无其他。他在亲眼目睹偶像的激动之中荡漾了几天,好不容易稍稍平复下来,一个陌生来电又把他推到了兴奋的高点。电话里,周星驰当时的助理告诉他:周先生觉得你的短片不错,以后有机会合作。
听上去很耳熟对不对?《少林足球》里的六师弟轻功水上漂林子聪、《长江七号》里扮演曹主任的李尚正,都有过这样感觉天降奇福的瞬间。周星驰一路都在为创作搜罗新血,他说:“对我来说没有说一定要(标准)怎么样,反正碰到了就马上要把握。比如说有时候找演员,你要找都找不到。反而常常都是无意之中被你碰到,那你就马上要把握,然后让他去发挥一下。比如说现在跟你说话,发现你蛮好笑的,我就会留个联系方式,有机会的时候就邀请你出来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