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民的那些事儿
(2013-01-08 16:10:43)
标签:
杂谈 |
据2011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近60%接受调研的千万富翁已经完成投资移民或有相关考虑。而亿万富翁(可投资资产规模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中,约27%已经完成了投资移民。”
在此之前,中国1949年之后被公认的移民潮有两次,一次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文革”结束时;还有一次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许多人在这两次移民潮中以劳工身份出国,还有一些人则以出国留学的方式留在了外国。与前两次移民潮不同,此次的移民潮一个显著特点是投资移民。
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为吸引投资移民,提振经济,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吸引投资移民。2011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打造一个横跨23个部委的招商引资工作组——“选择美国”办公室,并建设一个名叫“选择美国”的门户网站。“选择美国”行动的启动表明了美国加入分享全球新资本盛宴的决心。据公开资料,来自中国的个人投资者倾向于直接购买美国的住宅物业,或者通过离岸公司购买商业物业,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则会选择EB-5项目,目的是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30107183459_558.jpg 同时,一些小的国家出台积极的政策,向那些有移民情结的人伸出橄榄枝。韩国、塞浦路斯等为代表的小语种国家以其独有的门槛低、速度快、低投入多回报等优势吸引了不少国人。2010年2月,韩国政府出台政策,凡在济州岛投资购房50万美元,投资人及其直系亲属就可以获得韩国永久居住权,能在医疗、教育、就业方面享受和韩国国民相同的待遇,居住5年后就可以申请“韩国永久居住绿卡”。在2012年10月举行的东莞房展会上,“30万欧元投资产权式酒店,配送全家移民欧洲”、 “西班牙购房加移民, 100万人民币全包”……在海外展台前,这些诱惑的字样分外醒目。
面对各国伸出的橄榄枝,移民海外成为中国中产阶级重要话题之一,“换个国籍,换一种生活”的想法开始在当下流行。据2012年8月23日一项题为《中国侨资企业发展年度报告2010~2011》,近20年来,中国海外新移民呈加速度递增趋势:北美华人从1990年的200多万急增至2010年550万。欧洲由数10万急增至200多万,非洲由数万猛增至近百万。2000年~2010年增长更快,如西班牙华人从2.8万人猛增至15万人,美国从300余万人大增至近400万人。投资移民美国的数量,2011年较2007年增长了10倍。
2011年,申请美国投资移民EB-5签证的人当中,中国人就占了3/4。这固然有自全球经济危机之后,为吸引投资移民,提振经济,许多国家纷纷出台政策的缘故,但为了孩子、为了生意、为了更安全的食品、为了养老等诸多原因,都使得“移民”这两个字眼在人们心中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投资移民在改变新移民们生活轨迹的同时,也催促着以移民为核心的商业产业链不断繁荣与扩张。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30107183416_147.jpg 移民生意链
循着投资移民的程序,我们发现:此次投资移民潮,给移民中介、银行业、房地产业、民航业都带来了发展扩张的机会。
虽然投资移民项目服务费用动辄几万元人民币,但由于很多申请人对服务价格并不敏感,巨大的利润空间滋生了大量的移民中介,导致投资移民中介服务市场鱼龙混杂。据公开资料,目前北京经过合法登记的移民中介机构77家,上海41家,广东有117家。而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三地非法运营的中介公司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合法登记的公司。行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数量的不断膨胀,给市场准入、监督和规范都提出新要求。
可以说,移民潮给移民行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给移民行业带来了一次深度洗牌,对于移民者而言,这意味着将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更透明的价格。“这一波富豪移民潮给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主动洗牌。受到的关注越多,责任就越大,现在移民行业的曝光度越来越高,移民服务必须以质取胜。一些服务不规范、信誉不佳的移民公司在这一轮洗牌中就倒下了,而那些原本就服务诚信、专业化高的公司则在不断扩大规模,小公司变成大集团,甚至变为国际性公司,经营模式也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这一点也是本次移民潮带给移民行业的正面推动力量。” 太平洋加达移民董事长景德君如是说。
同时,火爆的投资移民,吸引不少金融机构利用自己的客户资源向移民中介服务渗透。比如有的国内银行在官方网站上推出“200元代理客户递交签证”业务,还有的境外基金公司不顾中国法律的禁止,直接在中国国内提供移民中介服务。
面对每次移民服务的推介会,参加的客户几乎都爆满的情况,国外的银行,已开始了行动。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30107183902_624.jpg2011年11月21日下午,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在华首家分行——上海分行正式开业。澳大利亚国民银行首席执行官卡梅伦·克里恩在发言中特别提及:目前中国在澳大利亚报名的留学生人数达到17.7万人、中国在澳大利亚常驻移民有24.07万名。尽管按照中国银监会的规定,其上海分行开设3年内只能从事外币业务,但中国人对赴澳留学、移民的热衷,为其今后在主业之外的延展提供了无限想象。
“投资移民能够给银行带来存款(定期和活期),存款证明,抵押或者是质押贷款,外汇买卖,外汇汇款,境内外的账户开立,办理信用卡,理财产品(7天通知或者更多的剩余资金运作)等很多的衍生服务。”一位亲历过投资移民的房地产商对记者说,“外资银行有境外项目的服务,有一定的优势,同时还有外汇、离岸账户的便利条件;内资银行主要是便捷的网点服务,国内业务的熟练程度,国内资金的转换和跨行便捷。”
此时,中国的银行业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创造更好投资机会,留住资金;要么把服务延伸到海外,例如搭建海外分支机构,提供海外金融服务。由于国外和国内银行各具优势,联合起来似乎就成为了必然。
2012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境内分行携手建行亚洲以及第三方移民公司,为高端客户申请香港投资移民和金融投资管理提供一站式服务。10月,深圳建行联合第三方专业公司,为客户提供美国、英国、加拿大、新加坡、香港等热点国家和地区的全流程移民服务。专业的服务中,包括财务规划、税务筹划、全球资产配置、海外地产购置以及如何融入社区等。在海外投资移民和海外资产配置方面,深圳建行联手的机构也可谓壮观。如深圳市仁和海外投资服务有限公司、联鸿海外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达盟香港有限公司、保得利信誉通香港有限公司等等。
与此同时,私人银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一些私人银行与移民中介成为了合作伙伴,共同开拓这一市场。虽然对银行而言,移民只是一个附加服务,但需要移民的客户一般身家上亿,通过移民服务,银行可接触到高净值客户资源。此外,不少客户移民海外,但资产还在国内,私人银行因此可以帮助他们打理资产。
更多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