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第一人

标签:
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红高粱村上春树杂谈 |
分类: 艺术 |
迄今为止,莫言已有三部作品被搬上银幕。1988年春,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主演,莫言、陈剑雨、朱伟编剧的电影《红高粱》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引起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
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的电影《暖》,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电影《幸福时光》是根据莫言的中篇小说《师傅愈来愈幽默》改编而成。
莫言编剧的电影《太阳有耳》获第46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
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随后,莫言在山东高密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谈自己获奖后的感受。
莫言: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很吃惊,我们全世界有很多优秀的伟大的作家,都在排着队等候,轮到我这么一个相对年轻的作家可能性很小,所以刚接到这个消息感到很惊讶。
从1901-2011年,共有108位作家获得这一殊荣,其中包括12名女性。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64岁。因此对于1955年出生的莫言来说,他确实是位年轻的获奖者。
相对于国内大众对莫言获奖的狂喜,莫言本人则非常淡定:这应该是一种巨大的鞭策,我想尽快从这个热闹和喧嚣中解脱出来,该干什么干什么。
我也关注了网友们对我的一些看法,有挺我的,也有批评我的,挺我的也好,批评我的也好,都对我是一种帮助,因为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才有这种可能性,而在过去的平面媒体时代,一个作家不可能知道这么多人对自己的评价,不知道这么多在喜欢你,也不知道有这么多的人在厌恶你,所以我第一次面对了广大的读者,所以我想对于最近一个时期来,网上对我和诺贝尔奖的这种争论,实际上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就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世态人情,也照出了我自己。
我感谢在网上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让自己放到众声喧哗中的机会,这段持续了足有半月之久的网络大战对我来讲是个认识自我的绝佳机会,使我知道了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也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要继续坚持。
当然,我们还知道,除了获奖的荣誉和要花时间接待媒体以外,对莫言本人而言,8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兑换成人民币为750万元,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P.S.: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一款,奖金属於外国组织颁发的,不用交税。
更多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