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904152020_759.jpg从优雅绅士到街头时尚" />19世纪 Top hat高顶丝质高帽
一个世纪的传奇
1935年的一部同名影片《Top Hat》,片中男主角Fred Astaire戴高帽的形象与优雅舞步影响了一代代歌舞片的拍摄,而将高帽融入款款电影海报的设计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高帽的全称应是高顶丝质礼帽,圆筒状的外形由丝质材料包裹构成。18世纪末一位叫做Hetherington的男士戴着它走过伦敦的大街小巷,所有人都被它吸引了。当年泰晤士报对此评论道:“它改变了男装的面貌,迟早,所有人都接受这个头顶上的配饰。”它流行了一个世纪在于其深谙装饰性与功能性兼备这条男装设计永恒的公式,整个帽冠大约是14至19厘米,可想而知,一戴上变有强大的气场,同时其帽身深度可以避免骑马时不被风吹走的尴尬之景,便深受维多利亚时期王公贵族的宠爱,代表了上流社会。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904152234_119.jpg从优雅绅士到街头时尚" />20世纪30年代 Homburg霍姆堡毡帽
黑森林走出的时髦单品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904152133_129.jpg从优雅绅士到街头时尚" />20世纪40年代 Straw Hat平檐草帽
当意大利遇见好莱坞
这款草帽来自亚平宁半岛上的意大利,早年间由移民者带入美国,翻看老照片你可以看到那个时期大部分中产阶级分子都带着这顶帽子,度假感十足的草帽不仅适合外出野餐度假,你甚至可以在很多正式场合看到它。
要说真正推动这股全民戴草帽风潮必须归功于自导自演了《Sing in the Rain(雨中曲)》的Gene Kelly,他才华横溢,是演员、导演、编剧,也是歌手、舞蹈演员。帽子这一配饰已经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在《Inherit the Wind(风的传人)》等影片中的草帽男形象深入人心,它不仅是平民之帽,甚至成为了FBI等政府官员们宠爱的配饰,其普及程度是其它帽款无法企及的,就此便成了“Hat of the People”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904152300_542.jpg从优雅绅士到街头时尚" />20世纪50年代 Bowler Hat圆顶毡帽
是娱乐更是摩登时代的现实
还记得在米兰·昆德拉的小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中,圆顶毡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意象,用来比喻一个女子的惶恐与挣扎。
而在现实生活中,设计这顶帽子的Thomas and William Bowler最初受Lock & Co。公司委派来解决高帽在骑马时经常被打落的问题,它与Top hat所代表的上流阶层不同,较之更矮的Bowler是工薪阶层彻头彻尾的产物。谈到这顶帽子,最先浮出脑海的还是人民艺术家Charlie Chaplin(卓别林),在电影工业的默片年代,以圆顶毡帽与拐杖的小丑滑稽形象这种时代最生动最形象的高音来演绎对权势的斥责。
除了卓别林,摩登时代还有Laurel and Hardy这一胖一瘦的组合,用夸张的表演形式游离于传统绅士与直白幽默间。
这一时期诸如此类的作品不断涌现,美国影史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Clockwork Orange(发条橙)》以及艺术家Rene magritte经典画作中的戴圆帽男子都是这个时期从社会最底层发出对阶级概念、财富特权的强烈控诉与讽刺。在这样强大的文化攻势下,Bowler变成了所有人共享的单品,无论地位,不分性别。
在众多场合你都可以看到Anthony Eden头戴毡帽的潇洒形象甚至这款帽子有了昵称“Anthony Eden帽”,但与大部分礼帽来自英国不同的是,Honburg来自德国的传统服饰,它的标志在于帽檐部分全部上扬,帽顶有一个凹槽使得整体廓型更加流畅。这个带点异域色彩的单品因老科波拉导演的电影《教父》系列的上映而走红,其中Marlon Brando带的毡帽形象成为了黑帮形象的点睛之笔。
- 2012秋冬 男装大衣再度来袭
- 英伦范儿高富帅着装抢先看
- 美女DJ的性感现场秀
- Dancing with you穿着西装跳舞
- 历届奥运会的中国旗手
- 北极圈内的“无人”群岛
- 追逐分秒还看机芯
- 壮阳药是浮云 睡眠才是金
- 高潮男人都有几种表现类型
- 雌雄莫辩“半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