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不到雨晒不到太阳的西塘
(2012-09-01 18:08:26)
标签:
杂谈 |
古镇现存的许多古宅大院,都是古镇先人当时致富后的结晶。由于当初西塘的通行以水路为主,外来骚扰较少,故能使西塘较完美地将古镇保留至今,使得祖先的遗产能延续下去。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830145735_973.jpg 西塘与其它水乡古镇最大的不同在于古镇中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总长近千米,就像颐和园的长廊一样。在西塘旅游,雨天不淋雨,晴天太阳也晒不到。
西塘—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世界历史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最具水乡魅力影视基地。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西塘古镇地理位置优越,属浙江省嘉善县,地处江浙沪三省市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有"吴根越角"之称。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830150141_181.jpg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在唐开元年间就已建有大量村落,人们沿河建屋、依水而居;南宋时村落渐成规模,形成了市集;元代开始依水而市渐渐形成集镇,商业开始繁盛起来;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为江南手工业和商业重镇。“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形容。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830150232_24.jpg西塘名字的由来
版本一: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盐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
版本二:西塘镇域东北有一个3400亩面积的湖荡,那是嘉善县境内最大的湖泊之一。
传说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有一户姓唐的大户人家迁到荡边居住,他们看到这个湖荡风景秀丽,盛产翠鸟和红菱,这两物为吉祥之物,又恰在祥符年问,就以“祥符”两字称呼这个湖荡。
这户唐姓人家,有弟兄两人,在祥符荡边乐悠悠生活,后来分了家。兄居荡东边,人称东唐,弟居荡的西边,人称西唐。后来哥哥这一房逐渐衰落,弟弟这一房,小辈十分兴旺,就象一棵树,生出许许多多树、枝,所以,人们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在“唐”字边上加个土,叫做西塘。
让你爱上这里的理由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830150458_778.jpg 长廊写意
绿波轻漾,临水映人,轻舟柔橹,如梦如幻。西塘沿河而居的人家,用一根根圆木柱子撑起黑色的瓦棚,缓缓倾斜的姿式长达千余米,如一曲悠长的曲子,时而高扬层叠时而低回绵延,如此蜿蜒起伏而又和谐统一的廊棚在今天的江南古镇中尤显特色。
长长的廊棚,古朴的木质建筑重重叠叠,鳞次的墙檐泛射着暗涩的光,有阳光透过,恍在时空的隧道里行走,四周寂静无声,只有自己的心跳和那怀旧的情结在隐隐轻蹑。目光停留在雕栏的木格子上,轻抚着朱颜犹存的斑驳痕迹,思绪如缕缕烟花,缠缠绵绵弥散在那些似水的流年里,依稀之中仿佛看见了柳亚子先生和南社的文朋诗友们在乐园客栈的廊棚下饮酒作赋,击节而歌。想象着那些倚栏笑谈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欢愉,一时间,恍若隔世。
- 2012秋冬 男装大衣再度来袭
- 英伦范儿高富帅着装抢先看
- 美女DJ的性感现场秀
- Dancing with you穿着西装跳舞
- 历届奥运会的中国旗手
- 北极圈内的“无人”群岛
- 追逐分秒还看机芯
- 壮阳药是浮云 睡眠才是金
- 高潮男人都有几种表现类型
- 雌雄莫辩“半张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