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35313_717.jpg稿件来源:《时尚芭莎》
作为一名演员,电影学院是姚晨梦开始的地方。几年的时间,她从默默无闻的小演员,成为了大导演陈凯歌新片《搜索》的女主角;从不自信、只穿运动服的女孩,成为中国时尚界的宠儿。她写微博,成为拥有千万粉丝的“女王”;她做公益,成为联合国难民署的中国区代言人。是什么给了她力量,指引着她一次次地成功蜕变?姚晨和我们分享了她智慧成功的秘密:不停地搜索内心,发现真正的自我。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35452_739.jpg大年初三,宁波象山。背着双肩包的姚晨,被两名黑衣男子步步紧逼。争吵,推搡,倒地,姚晨带着划破口子的手,完成了自己在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新作中的杀青戏。
《搜索》,是姚晨经历了人生一场变故后,在2011 年接拍的唯一一部戏。这一年的头八个月里,她是虚弱的。“虚弱到,好像被风轻轻一吹,就不知飘到哪里去了,没有力气做任何事情。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感觉是在养病,给自己一个疗养时间。”
直到陈凯歌找来,给这个假期画上了句号。“ 电影是每个演员的终极梦想。上学时,凯歌导演的作品是电影赏析课的教材。我在电影这块儿算是新人,他突然来找我,让我很兴奋。”
吸引姚晨的,还有故事。剧本改编自获鲁迅文学奖提名的网络小说,讲述了身患绝症的女孩叶蓝秋,因公交车上拒绝让座,遭遇了网络暴力。曝光此事的记者陈若兮,随后陷入舆论风暴。“凯歌导演说,电影讲的是人的故事,在云端上拍不出东西,片子要接地气。这部片子关注城市人的生活现状,讲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选择。”
姚晨饰演的是陈若兮。由于身边有不少朋友是社会新闻记者,她对这一职业并不陌生,但还是按导演的要求去体验生活,走街串巷“跑”新闻。一次,她随手发了张“陈若兮加班赶稿”的剧照,图中气定神闲的形象,引来记者集体“吐槽”。
许久没有拍戏,开拍前,姚晨挺忐忑的。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35732_49.jpg“我做梦,梦到自己什么都不会,被搁台上了,非要我表演,特焦虑。没想到一开拍,踏实了。这几个月,不但没荒废,还长了一些东西。以前很多东西是要靠想象的,你亲身经历过很多东西后,知道它是什么样的,会很有心理依据去表达。”
除了忐忑,还有纠结。“越珍惜,越纠结。我珍惜和这样的大导演合作,怕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姚晨一直在看导演的自传《少年凯歌》,希望能更好地了解他的工作习惯。
“他是个完美主义者,把电影当成信仰,对电影的虔诚让他对每个细节都是认真的。”姚晨说,导演在现场一遍一遍看回放,演员们一条接一条重拍。大家互相“ 攀比”一个镜头拍的条数,“纪录”不断被打破,最高纪录是31 条。完美主义常常要求苛刻。但在合作中,姚晨见到的是一个平和的陈凯歌。“他的人生阅历摆在那里。他会不遗余力地把感知到的东西都告诉你。哪怕我不能做到百分百准确,但知道他在说什么。一部戏下来,我像是上了两年表演课。当你在一个戏里能学到东西时,是特别幸运的。”
陈凯歌不仅文学底蕴深厚,知识储备量也相当大,就像“ 十万个为什么博士”。“一次大家聊天,说起宇宙太空之类的,导演特认真地画起图,讲起天文知识来。他就像块海绵,不断去学习新东西。有时,我念记者们在微博上的评论,他不但会听,还会在剧本上做出相应修改。”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35841_763.jpg对于陈若兮,姚晨认为她身上有某些自己的特质,但被放大了。“ 陈若兮和叶蓝秋,一个人直面生,一个人直面死。 陈若兮生命力极其旺盛,极富正义感。她在几天里失去工作和爱人,但她骨子里有特别坚硬的东西,是男人身上都没有的。”
姚晨喜欢陈若兮和男友分手时那段台词:你失去了你的工作,我也失去了我的工作。你失去了你的爱人,我也失去了我的爱人。我会重新开始。“ 我开始以为导演写错了,应该是‘我们会重新开始’吧。后来导演给我讲,我一下子明白了:陈若兮永远不会去强迫别人,她只会告诉自己振作起来。她内心世界很强大,这种洒脱很多女人做不到,我也很难做到。”
姚晨和陈若兮的感情,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导演在调整,根据我的表演,在调整这个人物。我始终不敢那样去爱她。太爱了,会掉进去,就看不清了。我还是希望能保持一份适当的距离,偶尔审视她,才能更清晰。”
在片场,姚晨常常会观察制片人、演员陈红,为表演汲取灵感。“我开始以为陈若兮是个很严肃的人,但看到红姐在谈笑间解决所有的麻烦,才知道她是用很柔软的方式去传达坚韧。”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40118_178.jpg姚晨说:“演员是最出卖隐私的职业。”人生经历会给表演留下痕迹,表演也在随命运的起伏增加厚度。学习了四年舞蹈后,姚晨得出了结论:自己没有舞蹈天赋。进入电影学院,她有种“入对行”的感觉。
“我把所有心思都用在表演上。整天不睡觉,看各种书,连《孙子兵法》都看,写各种东西,连夜拍小品。同学作业都找我写,最后大家作业都交了,就我没交。班里排演任何剧目,都是我挑大梁。那时候很骄傲,走路都不看人。大学里,我接拍的第一部电视剧就是女一号。”“女一号”姚晨,毕业后却陷入了无戏可拍的境地。
“命运太有意思了,把我一下子打到了零。试什么戏,都石沉大海。那时候去见组,要么就说特别欣赏我,说这孩子长得真有特点,早晚得出来,张艺谋导演就这么和我们老师说过;要么就说,这个孩子长得好怪呀,怎么长这么怪呢,还反复问你,问的你想夺门而逃。”
对于外貌,姚晨从小是不自信的。“老觉得自己又黑又瘦,像个泥鳅,看到班里白白嫩嫩的女孩可羡慕了。我妈说,从我记事起,就没人夸过我漂亮。在反复被剧组拒绝的那段日子里,我问自己:是不是头发太黑了?是不是该挑染一下,让自己看起来更时髦一些?当时有朋友说:姚晨,你怎么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去吃饭、喝酒、混局呢?我马上出现一个词,就是反感,这是我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没办法更改的。尽管知道父母培养我不容易,但我不愿意用这个去换取什么。于是,我干脆连组都不去见了,天天买菜、做饭、散步,积累了好多人生经验。还看了好多碟,对我补充特别大。”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40256_711.jpg就在姚晨准备改行学服装设计时,尚敬导演筹备已久的《武林外传》终于开拍了。郭芙蓉让姚晨出名了,但她也在嘀咕:“怎么也没什么大电影来找我演呢?可能还是不够火吧。”
带着从《武林外传》积累的自信,姚晨走进了《潜伏》。
“我当时心说,我也算是有点表演经验的人吧。结果,我再次全线崩溃。我那时候还是幼稚,连剧本都读不懂。孙红雷说:姚晨你看你,那谁谁和你同年的,你看人家那眼睛,你再看你的眼睛,里面什么都没有。不过,这可也刚好表现了翠萍的另一面,她没有经历,还真是不能表现得老气横秋的。”
拍《潜伏》的两个月,姚晨没睡过一天安稳觉,被人物煎熬。“拍完后,我觉得人都长大了一大截。我特别感激命运给我的那次全线崩溃。一次次这种全线崩溃,让我把自己打碎了,再粘贴,重新认识了自己。痛苦和折磨一定会让人成长。当一部戏在创作的过程中,万分折磨你的时候,一定会让你成长。你要说今天轻轻松松拍完一部戏,那一定会是部烂戏。”
接连两个颇具喜感的角色,让姚晨贴上了“喜剧演员”的标签。“老被人这么叫,挺无奈的,不过人家也是善意,因为人都喜欢给自己带来欢乐的人。我了解自己,我充其量是个职业演员,只不过碰巧演了个喜剧,可能换别人演也挺好。可我没必要一个个去跟人解释,解释会还引起误会。你就慢慢用时间和作品去告诉大家,你是个什么样的演员。”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40545_473.jpg姚晨的履历表中,还没有和国际影人合作的作品。“ 我不是没想过呀。我给经纪人打电话,说咱们是不是也争取这样的一些机会。但没有很合适的机遇。后来,我转念一想,好片子就是好片子,你不会在乎是什么国家的、什么人演的。像《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用了一个外国演员吗?不也在世界上获得认可了吗?也许有人会说,你这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我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国际影星,而是演个好角色。”
姚晨知道,这个行业里经常会面临诱惑。偶尔听到别人又接拍了什么,她也下意识地会有点沮丧。
“不过很快我会把自己调整过来。何必急呢?演员这个职业是没办法偷懒的,即使天才也需要勤学苦练。比如梁朝伟,他很有天分,但也不是一开始就能演成这样的,也是经过了生活的历练。我毕竟是后来者,饭是要一口一口吃的。不能看着别人的阳关大道,要脚踏实地把自己的路走出来。”
澳大利亚演员凯特· 布莱切特是姚晨的一个标尺。“一想到她,我会觉得,哇,那很难达到呀。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因素,和成长环境有关。表演本身是释放天性的,要有孩子般的轻信,但中国人以内敛中庸为标准,不是一个特别会解放天性的民族。”
《搜索》之后,姚晨的下一部戏将是高群书导演的电视剧《花木兰》。“ 这是我要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怀疑,没有人可以(在成熟后)倒回去(把年轻状态)演好,但我看到凯特· 布莱切特做到了。既然她能做到,那说明是可以做到的,我得去研究。”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40723_983.jpg古希腊德尔菲神庙前的石碑上刻着一句铭文:人,要认识自己。“成长中,是在多次打碎—重建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但不管怎么调整,我一以贯之的是真诚去面对这个世界给我的一切。我从未想过去伪装自己。”14 岁时,姚晨作为福州歌舞剧团的委培生,去北京舞蹈学院学民间舞。她是班长,跟同学们打成一片。几年后,大家一起回到团里,她依然把自己当成老班长,好抱打不平。
“当时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团里有时会克扣我们工资,这样一来,外地同学尤其是男生连吃饭都不够。有一次我急了,带着一帮同学去找文化局长谈。那时候我多刺儿头呀,哪个领导见我不头疼呀。”
因为“不服管教”,再加上几位同学的“告密”,姚晨在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时遇到了阻力。“有的同学离开团里时一分钱也没交,但是我交了10 万元。当时我特别内疚,内疚自己怎么那么不懂事,给父母添这么大负担。”
有了这次经历,到了电影学院后的姚晨,不会像以前那样和所有同学都亲密无间了,除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更注意和老师保持良好关系。“但和老师走得近,又造成同学对我的看法,总以为我打小报告。”
毕业后走向社会,姚晨再次调整了人生状态。“刚入这行时,我有多少次想哭。后来,我发现只要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直走在正道上,其他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做出一些让步的。一个人的视角是有限的,你在跟整个社会糅合的过程中,反而令你视角更广。我随和地去交流,不再以有个性为骄傲。现在很多人喜欢有个性的人,我早已经把这些东西摒弃掉了。不是说个性不好,但从我的人生选择来说,把它放在后面了。如果我连最基本的人情世故都不通,那我一定是个臭演员。”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40916_21.jpg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姚晨成名时,不过二十来岁。“那时候,我有点儿自己是个小腕儿那种感觉。人在最初出名时,是会把自信和骄傲混淆的,这个分寸特别难把握。你可能经历一轮以后,才能真正说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好多人说自己是舍得的人。李雪健老师说得对,要先问问,你有没有过。你有过,你才能舍,那是真的舍;你都没有过,舍什么呀。”
2011 年初,姚晨婚变。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她都在承受着压力。“我就像气球一样,看着是鼓鼓的,里面是空的。以为自己可以面对一切,其实是不堪一击的。这段记忆,是空缺的。就是几个月前的事情吧,但特别奇怪,怎么就回忆不起来了呢?我甚至连都梦不到那些最痛苦的事情,有意屏蔽了很多信息。那个时候就觉得,谁也不想要,甚至对以后的生活都是抵触的。”
有一天,姚晨给编剧宁财神打电话。“我说,财神我好害怕呀,我怎么什么感觉都没了?好像有一种能量,把我所有能感知喜怒哀乐的东西都给抽走了。我什么都没有了,甚至连迷茫的感觉都没有,就像行尸走肉一样。其实我还是挺警觉的,我是个会调节自己的人,害怕陷入到某种不好的状态里去。”
即便是在那样的日子里,姚晨也没有完全陷入黑暗。“可能我暂时被迷雾包住了,但迷雾中也透着一束光。我信任生活,我相信有一天会改变,所以一直在等待。我始终相信。因为只有相信,你才能活下去。”
最终让姚晨走出来的,是爱。“这其中有家人的爱,有朋友的爱,有你对世界的爱。这个力量是最大的,它给了我希望。你对爱的理解也变得更丰富了,它不再是一个片面的,不是小情小爱。”
那年的春节,姚晨和父母一起出去旅行。“我们这一代人接受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和父母之间不是特别善于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对爱人说‘想你’、‘爱你’,但对父母说不出口,不过我们可以用行动去表达。”
不久后,姚晨作为联合国难民署中国区代言人,探访了泰国的梅拉难民营。她和流离失所的母亲紧紧拥抱,把糖果送到脑瘫儿童的手里。“当你走到世界其他角落,会发现你所遭遇的那些东西就像是无病呻吟。” 当联合国难民署在日内瓦举行南森难民事务贡献奖颁奖礼时,姚晨和难民署全球亲善大使安吉丽娜· 朱莉为推进难民事业发展在东西方做出的努力,一起受到了肯定。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406140943_184.jpg让姚晨视野开阔的,还有微博。“它让我发现了一个另外的自己。小时候我爱写东西,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写了。突然间,微博把它唤醒了。我是个语言表达能力不那么强的人,但微博可以让我先慢慢想,想清楚再告诉别人,是挺适合我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微博世界里,姚晨为社会弱势群体仗义执言,为公益事业摇旗呐喊。《 南方周末》评选她为“ 2011中国梦践行者”。致敬辞中写道:“她以惊人的自觉和巨大的号召力,将微博释放的中国力量,导向理性和建设性。她动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存储量,履行了一个公民的责任。”
从最初“一呼百应”的满足感,到微博不断变化语境带来的压力,姚晨曾无数次想过把微博关掉。“但是那么多人都在玩,我就顺其自然吧。”
一时间,提到姚晨,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微博,而不是她的影视作品。“ 你问我感到尴尬吗?我有过这样的思考,但那不是尴尬。我觉得人生确实不只有表演这一件事情。微博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拓宽了视野,对人和事的理解更丰富了,反而更利于我的专业。我把这看成是人生的积淀。”
姚晨说,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必定饱受现实摧残。在理想和现实的一次次撞击中,姚晨看到,内心深处那个模糊的自己越来越清晰,她在用更广阔的视角去看世界,用更笃定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姚晨的家里,放着几本诗集。结束了白天的忙碌,她倚靠在沙发上,就着温暖的灯光,翻书,读诗。她喜欢泰戈尔的诗:“我知道有一天我的荆棘会戴上花朵。 我知道我的忧伤会伸展开它的红玫瑰叶子,把心开向太阳。”
【时尚先生网更多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