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亦君子

标签:
杂谈 |
记得大约18 年前,我还在某投行任职,在中国大陆尚算稀有动物。我的老板约翰是纽约人,出身于股票经纪行世家,他的体形偏胖,所以我们叫他“大约翰”。
“大约翰”读大学时在美国学中文,后来在台湾进修中文,娶了一个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台湾大家千金。“大约翰”姓Crossman,真是一个热爱四处行走的跨界老美。我生来最讨厌做财务分析,经常趁着财务分析师们灰头土脸的时候去和“大约翰”聊天,最好的话题当然是旅行见闻。那时候我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去过香港和菲律宾,而我们聊得最多最深入的,常常是彼此在旅行中所看到的人的行为举止。
在和“大约翰”聊旅行之后没多久,一次我带着国内的首批高端客户去欧洲拜访投资人。在香港转机的时候,我带的这些手持头等舱机票的客户们仍旧不顾一切地挤在最前面,那架势好像要去抢原始股。我不好意思阻拦他们,只好一个人乖乖站在队列里排队,这时我听见站在我后面的中年女性从牙缝里挤出一句:“ These Chinese!”
多年过去,这样的情况已经少了很多,但作为一个旅行爱好者,我还是会发现存在于高端商务或私人旅行中的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希望我的以下几点心得可以对大家有所裨益。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118141804_305.jpg
衣:
我每次给客户上礼仪课时,总是在课程的开头部分,让专业服饰搭配人士模拟一次国际旅行的场景。以便更清楚地告诉大家,在旅行的交通工具上、旅行中的会议里、旅行结束时的晚宴中,都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首饰,头发又该如何梳理,用什么样的香水最适宜。我的客户们会把他们心中的答案画在画板上,色彩斑斓,很是精彩。诸如律师即使是周末做商务旅行,也最好不要穿牛仔裤,而女性专业人士,则在任何场合都不宜穿过于暴露的服装。我最佩服我的一个好朋友,他也是《罗博报告》的忠实读者,姓戴,是来自浙江的一位企业家。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国拜访一位投资人,回来后公司的同事感慨不已地对我说:“雷姐,那个戴总,居然带了一箱子的衬衫,上面还搭配好了不同色系的领带!”我一听就乐了:“是啊,他就是这么讲究,你没发现吗?他所戴的手表和皮带,都是经过精心搭配的!”
衣:
我每次给客户上礼仪课时,总是在课程的开头部分,让专业服饰搭配人士模拟一次国际旅行的场景。以便更清楚地告诉大家,在旅行的交通工具上、旅行中的会议里、旅行结束时的晚宴中,都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配什么样的首饰,头发又该如何梳理,用什么样的香水最适宜。我的客户们会把他们心中的答案画在画板上,色彩斑斓,很是精彩。诸如律师即使是周末做商务旅行,也最好不要穿牛仔裤,而女性专业人士,则在任何场合都不宜穿过于暴露的服装。我最佩服我的一个好朋友,他也是《罗博报告》的忠实读者,姓戴,是来自浙江的一位企业家。有一次我们一起出国拜访一位投资人,回来后公司的同事感慨不已地对我说:“雷姐,那个戴总,居然带了一箱子的衬衫,上面还搭配好了不同色系的领带!”我一听就乐了:“是啊,他就是这么讲究,你没发现吗?他所戴的手表和皮带,都是经过精心搭配的!”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118141925_992.jpg食:
出门在外,我也常常会提醒我的客户们,一定要注意餐桌上的礼仪:比如如何拿刀叉,不要吝啬小费,不要随便打手势招呼女服务生等等。另外,国外的餐饮规则是分餐制,所以千万不要热情地用自己的餐具给别人的碗里送食物,更不要未经允许,在餐桌上吞云吐雾。
去年在华盛顿的一家高级西餐馆,我偶遇了《罗博报告》的两位读者,他们后来也成了我的客户。这两位一位是去芝加哥买飞机的,一位是做游艇生意的,我看到他们时,他们正坐在餐馆里面面相觑。看见我,就直奔过来,讲了他们唯一会讲的英文:“Do you speak Chinese?” 于是,我就帮他们点了菜。我问他们:“两位老总,你们不会讲英文,为什么不去唐人街的中餐馆?”对方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老师,那我们还来美国干什么!”这就是新一代中国企业家的气魄。
http://www.hiesquire.com/attached/n_20120118142228_733.jpg住:
在酒店里要注意个人的衣着举止很必要, 正如丽思卡尔顿(Ritz Carlton)服务生口袋里常年放着的一张小卡片上所写:“我们是绅士淑女,服务于绅士淑女。”你一定要做绅士淑女。这正是旅行即游戏,游戏有规则。
【时尚先生网更多精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