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装置艺术遇上时装

(2011-12-02 13:09:01)
标签:

杂谈

 

 

 

当装置艺术遇上时装

当装置艺术遇上时装

当装置艺术遇上时装

 

      拙劣的艺术家只懂抄,伟大的艺术家擅长偷。(Ba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

       正所谓太阳之下无新事,毕卡索这名言,可谓一语道破了不少创作人羞于启齿的现实。但神偷也有高低手,只抄竞争对手同业者视为低手,高手嘛,往往信手拈来,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创意元素凑拼,找出最大公因数后便据为己有,衍生成独具个人风格的创作。

      不用我多说,Hussein Chalayan肯定是个中高手,正职是时装设计师,同时又钟情于古典建筑、装置艺术及前卫舞台创作,亦由于本身的土耳其裔背景,并受英国正统科班设计薰陶,以至他的创作,经常可揉合大量不同文化或艺术背景的元素,将明明可能是相冲的题材,以魔术手般的修饰,一拍即合,然后成就了一件接一件结构令人拍案称奇的作品。

      虽然喜欢简约,但有时候,有人会嫌Hussein Chalayan的作品太浮夸。这也难怪,因为在潮流文化的领域中,你会经常见到他的名字会和Lady Gaga及Bjork挂在一起,这两位衣着向以大胆破格见称的艺人,Hussein Chalayan为她们炮制过的"战衣",每次都在星光熠熠的红地毯上成功夺取众人眼球,继而成为传媒焦点,浮夸有理。

     2008开始,Hussein Chalayan开始成为PUMA的创作总监之一,这个德国运动品牌更同时直接注资他的个人时装品牌,可见对他甚是器重。事实上,运动品牌走非运动功能的优闲服路线,是近十多年来没有停过下来的一大时装趋势,当主流运动服装市场竞争愈来愈剧烈,唯有与尖端设计师联手,另辟蹊径后,打造品牌变种,进占高端时装市场。

       可能因为早有名气更大的Alexander McQueen在PUMA坐阵,实不相瞒,我起初也没特别留意Hussein Chalayan与PUMA这个单位的作品。


       直至那天我在中环ifc的PUMA Black店内,见到今季这个以Urban Mobility命名的秋冬系列,原本冷静的我,最终也按捺不住。立即试穿那一双带点Cyberpunk风格,同时又不失简约味道的Urban Swift便服鞋。甫一穿上,站起来那一刻,看在镜里,我幻想我是微服出动的黑夜武士蝙蝠侠。

 

     名思义,Urban Mobility的创作动机,是想展现一股穿梭于大都会闹市里的动感。手法上,Hussein Chalayan从摄影技术中的双重曝光窃取灵感,服装的每个细节,都展现出相机在不同的快门组合中进行双重曝光时,光与影与物之间所构成的线条及构图。色彩中,有渗入了重金属味道的彩虹光影,但整体上,仍以冷峻的银灰暗黑为主调。

      以我手头上那一双Urban Swift为例,设计以PUMA经典款Clyde为基础,去芜存菁后,就在鞋跟位置长起了几支锥形浮雕,配合鞋身旁边含蓄地突出的流线波浪纹,真有点像在高温中全速前进,鞋身被轻微地融化而形成欲滴的嶙峋形态,甚具有装置艺术的格调。

  拥有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产品后,我往往更喜欢欣赏设计师作品背后的创作动机。速度与光影的结合,相信就是这个Urban Mobility系列的主题。PUMA再一次变种成功,Hussein Chalayan再次成功偷天换月,将跨媒体的设计元素,据为己有。好的设计师,就是一个出色的神偷。点击查看全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