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消费也要健康 屈从物质or屈从灵魂?

标签:
杂谈 |
4月7日,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内河豪华游轮“总统旗舰”号在重庆港开航。这艘五星级万吨游轮将于8日清晨起航,沿长江三峡国家黄金旅游线顺水而下。武汉扬子江游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秦操说,尽管“总统旗舰”标准船位的票价近500美元,但该船15日从宜昌到重庆的商业首航全部187个舱位已被外宾订满,今年上半年所有舱位也已被北美、俄罗斯和欧洲游客团队预订一空。
物质把控灵魂
庄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教育我们要“适人之适”,即人不能为了迎合别人的评判标准而活着。然而,在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中国青年购买奢侈品就是为了拥有一件奢侈品,品牌文化不重要,但是必须是“圈子里公认的奢侈品”。
那些年轻女孩,往往省吃俭用一两个月,花几千元买个LV名牌包,或者戴个名牌的太阳镜。如果财力实在不够,就索性买个假货,自得其乐一下。世界五百强的一家美国公司驻京办事处的代表杰西女士就惊奇地发现,虽然她的待遇是全办事处所有人的待遇的总和,可自从有个女孩买了LV后,那些年轻的女孩几乎达到了人手一个LV的名牌手袋,这个包即使在美国也很稀罕。而自己用着的只是一个普通的包,好在她的行政套装是最高级的,让她保持了权威感。
“那些女孩子的服装是较便宜的,顶多是国内的名牌,但是那些包确实为她们增色不少”。但是,杰西女士表示自己并没有打算去买一个这样的包,她觉得太不值了。无论一个奢侈品的价格有多高端,但是当它泛滥到满大街都是的程度的时候,除了价格以外,哪里还有一点奢侈的影子?
中国的青年购买奢侈品是购买一张身份认同的标签,即身处某个圈子、位于某类人群里。即使省吃俭用也要将奢侈品从脚武装到牙齿,这就是为什么在美国很稀奇的奢侈品在中国卖出了“白菜”的感觉。
灵魂指引物质
而在欧美国家,那些拥有多件顶级奢侈品的人的年龄大都在三十岁以上,事业有成,收入颇丰且见多识广,各个方面都趋向成熟,自信、典雅,个人气质与奢侈品所散发出的光彩相得益彰。
琳达是纽约的一家博物馆的馆长,是纽约最顶级的护肤定制会所VII Identity Club的会员,这个俱乐部是纽约上流社会的一个表征,因从不与媒体打交道,不为大众所熟知。她使用的所有的护肤品都是由VII Identity Club根据她的肌肤状况专业为其量身定制的,还会根据她肌肤不同季节的不同状况调节配方,她说真正的奢侈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尊享。除此之外,她还喜欢各种各样的名牌瓷器,像WEDGEWOOD、RORALDOULTON等,琳达说她还有很多名牌的衣视,这些都已经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代表的是她的生活。
著名战略顾问机构Agenda.Inc的创始人Lucian
James说,未来人们需要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批量生产的奢侈品,而是奢侈品带来的意义感,甚至可以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一种满足感。
如今,在欧美国家人们在旅游、艺术、娱乐等精神性奢侈消费正逐渐取代时装、皮具等传统的物质性消费。 因此,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总统旗舰”的首航看不到中国游客的踪影,也许还在LV的门口排队等候呢,最后用一个经典的笑话来结尾:某人拾到一名牌手袋,如果是在欧美,就在30岁以上的女人中寻找失主,但是如果是在亚洲,则要在30岁以下的人中寻找失主。 |
稿件来源:《时尚先生》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