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2011-06-27 16:17:32)
标签:

杂谈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小档案


  姓名:杨青风  年龄:30岁  


      籍贯:河北沧州  
    

      职业:在“1+1”声音工作室担任节目总监摄


      影龄:2009年5月起接触“非视觉摄影”


      这位爱好摄影的哥们儿用他的作品和“切身感觉”告诉我们,虽然相机的“眼神”都比他的好,但是他却能够拍出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F=《男人装》,Y= 杨青风)

    

  F:我们开门见山吧。你看不见还能拍照?


  Y: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所谓的“盲人摄影”也不是我们发明的,不过算是我们引进国内的。比较学术的说法是“非视觉摄影”。


  F:听起来挺玄乎的,是不是所谓的“听声辨位摄影法”?


  Y:我们原来还起过“视觉之外”、“超越视觉”之类的名字,后来觉得都有点儿矫情。在国际上,它最早是由盲人群体倡导的摄影方式,但是事实上,也有很大一部分正常人对这个感兴趣。这就跟残疾人设施叫“无障碍设施”一个意思——只是个名称,没有什么“与命运抗争”、“偏向虎山行”、“没眼睛还要摄影”的意思..


  F:就是说你们也没想拔高?


  Y:老励志挺烦的!


  F:但是大众普遍希望你们玩摄影有更深的精神高度。


  Y:因为现在关于盲人是标签化的,和弱视一起出现的主流观念是没文化和贫穷。我们现在想做的事就是促进一种转变。所以我们成立了“1+1”声音工作室,主要从事广播、速记,还有摄影的工作和培训。


  F:另外两个好理解,还是说说摄影吧。盲人玩摄影在技术上有难度吗?


  Y:没什么难度。技术上两天也就差不多可以入门了。当然,玩转还要慢慢练习。但是在这个之前,最难的是理念上的突破。我们要求拍照的人,是自信的、勇于表达的敞开状态。但这个恰恰是国内盲人最欠缺的状态。如果自己都觉得“看不见还拍什么照”,那就肯定拍不出来。所以,过这个坎儿其实最难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F:怎么突破这个障碍?


  Y:最开始是自我认知,就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残障,不是说这个残障好或者不好,只是说,那是你的状态。但是国内整体的社会舆论,其实一直都在传达一个定义——就是你已经残障了,这不是一个好事儿。举个简单的例子,每次一上公交就有人给让座,其实我们站着的感觉和坐着时没有太大区别,需不需要座位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F:克服这些障碍具体怎么培训?


  Y:有很多方法。比如我们会设置一些游戏,给你一个纸杯,让你说它有哪些功能。通常你只会说能用来装水,但实际上,它还能当听筒、压平了写字等等。


  F:也就是“一条咸鱼、一张卫生纸也有梦想和用途”的意思?


  Y:不完全是。我们想说的是,一个人的状态只是一个主观认为而已。社会的标准答案不是唯一的,一个人有多元价值和不同视角。一个纸杯都有这么多作用,更何况是一个人,盲人凭什么不能玩摄影,聋子为什么不能玩音乐..人对自我看法的角度丰富了之后就是培养自信之类的前提。


  F:光说没用,介绍一个你拍摄的作品。


  Y:你看到的这幅“影子”就是我拍的。我看不到,但是,我觉得这块儿很凉,我觉得这是有影子的地方,所以我给照下来了。我们的摄影里有声音、有色彩、有气味、有温度,甚至包括人和人之间的感受。这些元素可能被正常人忽略了,因为他们始终是视觉优先。


  F:会不会有人觉得你们纯属“瞎拍”?


  Y:这也是一种误解。一个学过摄影的人都不能把一个人拍进画面,确实有点说不过去,所以我们有一定的拍摄技巧,例如通过声音大致判断拍摄对象的位置,然后用手感觉焦距和拍摄的角度,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方式来确认相机是否端平、摆正..保证能把人收入画面中。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稿件来源:《时尚先生》

【更多精彩】: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盲人与“非视觉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