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光影旅行的摄影大师

标签:
杂谈 |
因为他眼中的光,这个世界变得更美丽。
正如电影开首便说:「要制作一分钟的电影,就得用上很多的一分钟;在制作每一分钟的电影时,不知不觉地,投进其中的,竟然是我们的生命。」
相比起我们港产片的密集式娱乐官能刺激,那个年代的台湾电影就好像要来考验一下我们的耐性,但那种明明是彩色,感觉却像黑白电影的风格,却又看得我为之着迷,其中不能欠缺的,当然就有侯孝贤导演的电影。
很难想像,为什麼在亚洲电影市道如此的今天,除了贵精不贵多的所谓大片外,还会有人小本经营这类传记式纪录片。主角李屏宾虽然并非寂寂无名之辈,但若果电影某程度总是要展现出一种glamor,此片又实在是显得份外实而不华。
用了三年时间,来自台湾和香港的两位导演兼制作人---姜秀琼和关本良,一直追随着李屏宾,走遍了台湾、香港、日本、法国、挪威等地,从摄影师的目光去看这一位摄影师。
身边常听到有人说热爱做音乐、热爱做电影、热爱做广告,但你的热爱程度有多少?你可以牺牲和放弃的,又可以去到那个程度?电影看罢后我在想,李屏宾先生的故事,给了我很大啓发,我脑海中出现了「就地取材」这四个字。
这个年头,我们都给制度宠坏,「就地取材」已成为了一种稀有的工作能力,我问问自己,也问问身边的太太,我们能否做到像李屏宾一样?
我不知道,就尽管随着光影去看,希望能找到光影最美丽的一面。
后记:李屏宾、姜秀琼、关本良,以及无数我所喜爱的电影的幕后工作人员,如果有天有机会我在街上遇上你,我一定会向你说声谢谢,虽然spotlight永远未必会打在你们的身上,但你们藏在这若暗若明光影背后的身影,我反而觉得更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