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北宜都官方网站上,宜都市委组织部8月5日发布了乡镇领导班子换届的公示公告,这则公告本身并没有特别之处,在一长串的公示名单中,牟阳这个名字却尤其引人注目,因为大部分拟职人员都是六几年、七几年出生的,牟阳是公示名单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5岁。

湖北宜都官方网站截图
根据公开的牟阳的简历来看,1986年6月出生,宜昌人,2004年至2008年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在宜都市红花套镇党政办工作;2010年6月至11月任宜都市统计局办公室副主任;2010年12月至今任红花套镇党委委员、副镇长;2011年8月,拟任五眼泉镇党委副书记、提名为镇长人选。可以看出,从去年6月始至今1年多点时间,其职务经历了3次变动,应该说有着坐直升飞机升迁的特征。这样的快速升迁,在现实环境下不遭遇公众质疑,似乎不太可能。
其实套用一句流行语来说,就官员提拔来说,“年龄不是问题”,或者不是真正的问题。只要年满18岁,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具备了最基本的条件。显然牟阳具备这样的资格,而且其文化程度也没有问题,剩下的唯一问题应该是工作实绩。俗话说得好,“人小只要会,刀小只要快”,牟阳在各个岗位上,如果都有着不俗的表现,获得这样的升迁并没有什么不可。在美国还有18岁的高中生市长,中国人民大学最近还招了名娃娃博士生,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选人用人机制呢?因此,牟阳能否经得起公众对提拔的质疑,不在于其年轻,也不在于其文化,关键在于能否拿出工作实绩这个“硬通货”,这是让公众信服所不可或缺的,在这么短的工作时间,到底向人民交出了什么特别的成绩或贡献。如果没有这个“硬通货”,就不能怪公众“难缠”,幸运怎么就降临到牟阳而不是别人的头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