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刘宗超先生艺术简介及优秀作品欣赏!!

标签:
金狮华纳书法家刘宗超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涂峰 |
分类: 金狮华纳-艺海人生 |
刘宗超
学术简历
Academic introduction
刘宗超,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高等书法教育分会副会长,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出版专著《汉代造型艺术及其精神》《砖石精神》《中国书法现代史》《中国书法现代创变理路之反思》《解密米芾蜀素帖》《中国当代书法名家•刘宗超》等,合著《新中国书法60年》《共和国书法大系•书史卷》《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艺术写意体系研究》。
全国第五届、第八届、第九届刻字艺术展评委,全国第九届、第十届书学讨论会评委,全国第三届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评委。
近年主要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中国书协2016.9;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文化部2016.10;第28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中国书协2017.5;第30届中日友好自作诗书交流展,中国书协2019.5;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文化和旅游部2019.8。
艺术近影
Recent pictures of Art
考察古代刻石
考察石刻
冬日访碑
陶瓶刻写
讲座作品点评
在校上课近照
《作 品
WORKS
【楷书对联 《唐诗集联》】
70cmx137cm
-2021-
©Liu Zongchao
【行草条幅 《李白诗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46cmx198cm
-2020-
©Liu Zongchao
【行草团扇 《袁枚诗苔》】
-2020-
50cmx50cm
©Liu Zongchao
【行草条幅 《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66cmx198cm
-2020-
©Liu Zongchao
【隶书条幅 《节临礼器碑》】
48cmx180cm
-2020-
©Liu Zongchao
【行书横幅 《李白梨花诗句》】
69cmx46cm
-2020-
©Liu Zongchao
【小楷手札 《节录道德经句》】
20cmx30cm
-2018-
©Liu Zongchao
【行草条幅 《朱熹诗句》】
33cmx69cm
-2020-
©Liu Zongchao
【章草手札《节临宋克急就章》】
20cmx30cm
-2020-
©Liu Zongchao
【小楷扇面《道德经绝学无忧章》】
62cmx34cm
-2020-
©Liu Zongchao
【 行书斗方《节临米芾蜀素帖》】
40cmx45cm
-2020-
©Liu Zongchao
【楷书条幅《苏东坡水调歌头》】
48cmx200cm
-2020-
©Liu Zongchao
【行草手札《与荣国书》】
20cmx30cmx2-1
-2020-
©Liu Zongchao
【行草手札《与荣国书》】
20cmx30cmx2-2
-2020-
©Liu Zongchao
【小楷手札《节临黄庭坚手札并跋》】
20cmx30cm
-2020-
©Liu Zongchao
【行书对联《兰有山同联》】
66cmx198cm
-2021-
©Liu Zongchao
【行草中堂 自作诗《忆友人》】
69cmx138cm
-2019-
©Liu Zongchao
【行草中堂 《顾况 范山人画山水歌》】
69cmx138cm
-2019-
©Liu Zongchao
【木板刻字《推敲》】
35cmx35cm
-2014-
©Liu Zongchao
【木板刻字《推敲》侧面图】
35cmx35cm
-2014-
©Liu Zongchao
《艺术观点》
Artistic point of view
艺术学习和创作也是个学术问题,艺术家要靠学术来思考创作的现状和走向。“学”与“术”结合,艺术实践与艺术研究并重,相得益彰。
艺术家所确定的艺术目标和采用的创作手段,都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它来自一些具体的“问题”。文化嬗变给艺术创变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对艺术发展来说既是考验,又是动力。对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方式,便决定了不同的创作走向和价值。
我把书法专业实践的五条途径概括为“书法五维”:《临摹经典》追求对书法传统经典作品的精准学习;《书写名篇》要求作品以历代经典诗文为内容;《自书诗文》要求作品书写自己撰写的诗文;《日常书写》倡导书写回归日常记事的功能;《创意拓展》意在发挥专业学习者的艺术创意。这一创作模式可以用来衡量一位书法家的专业素养,让我们思考书法创作的可行途径。
书法经典对当代书法学习具有三个层次的意义:对经典书法形式语言的模仿借鉴是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书理”的发现与运用是学习的中级阶段,对“天人合一”精神的学习是书法学习的高级阶段。这是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再到“本我”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