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画家傅伯先生优秀作品欣赏系列《四》

(2021-05-16 12:05:31)
标签:

金狮华纳

画家傅伯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作品欣赏系列《四》

涂峰

分类: 金狮华纳-艺海人生

画家简介:傅博,号奔牛,1961年生于西安。现任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舞台美术设计,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翰墨文化促进会会员,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

获奖及展览:

1993年中国美术馆主办全国文化系统中青年书法绘画展参展;

1993年文化部组织加拿大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两国中国美术展参展;

1993年入选《中国现代中青年画家名人录》;

1993年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展参展,作品并被收藏;

1994年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傅博水墨人物画个人展举办;

1995年马来西亚傅博现代人物彩墨画个人展举办;

1996年马来西亚傅博油画风景写生个人展举办;

2001年眉户现代剧《陕北婆姨》获得舞美绘景优秀奖;

2005年秦腔《杜甫》获得舞美绘景二等奖;

2010年秦腔《满江红》获得文化部优秀舞台美术设计奖;

2014年西北书画水墨重彩专刊傅博画选出版;

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参展;

2014年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五周年作品集入选;

2014年第十七届世界华人美术展获得水墨重彩山水画银奖。

《淡墨处世,重彩作画》:记画家傅伯

---------文/金步摇

见画家傅伯老师第一面,觉得他有些像学者马未都。温厚沉静的神情,平稳缓慢的语速,微微下垂的双目,还有那一身布衣,都透着随性谦和的君子之风。

尽管介绍我们认识的朋友不时地夸赞着他的为人和画作,但傅老师面上却淡淡的,不大主动谈及自己。

而我却对着手机上那些令人耳目一新,典雅高妙,绚丽灵动,极具视觉冲击的重彩山水画,独自凌乱在风中。

自此十来天过去,我应邀去了他的画室,一丝一缕地了解到他的艺术人生。

傅伯生于1961年, 出于生计考虑,七八岁时,父亲便让他跟着演员训练班的孩子们一起学戏练功,为的是将来能早点给孩子谋个出路。

时间长了,大家发现,傅伯的心思根本没放在练功上,他的魂儿,早被同院的蔡家人勾走了。傅伯喜欢常去蔡家找他的小伙伴蔡小华玩。哪怕什么也不干,他都愿意呆在小华家。

蔡家可谓是书画世家。小华的父亲蔡鹤洲,母亲林金秀,伯父蔡鹤汀,以及伯母、表亲,都是画家,他家的孩子们,也都从小习画。傅伯进了门,就蹑手蹑脚地往小板凳上一坐,目不转睛地看蔡家人作画。

于蔡家往来的画家们可能都不曾注意到,有个小男孩用目光紧紧追随着他们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用耳朵仔细地倾听着每一个新鲜的词汇。线条和水墨的魔法,牵引出了孩子懵懂的表现欲望,他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再也没有和画笔分开过。

凭着一个孩子的执着和自觉性,他默默地用笨办法,为自己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单一朵小小的兰花,一百多种姿态的白描画谱,傅伯反反复复练习了不知多少本。喜欢的小人书,他也是一册一册照着画,甚至画到闭着眼睛,可以用线条将人物花卉鸟兽神态概括的准确流畅,犹如重现。

上中学后,傅伯不再学戏练功,看到孩子如此痴迷绘画,父亲给他腾出一间杂物房,开辟了间小小的“画室”。白天,傅伯和一帮画友拿着画板到公园、河岸写生,晚上他们一起画石膏像,画模特,练习素描、水粉画。他贫寒的只晃着一个灯泡的画室,挤满了志同道合的同学朋友。傅伯是这拨人中话最少,手最勤的一个,他总希望自己画的比别人好,如果有人超过他,他就下更大的苦功迎头赶上。

傅伯的艺术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高三那年,他憋着一股劲考西安美院,却没能如愿所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学生们整日学工学农搞运动,本就没打好基础,再加上傅伯痴迷作画,疏忽了功课,他因为文化课成绩差,落榜了。

无奈下,傅伯接受了命运的安排,去当兵了。部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昂扬的士气让他恢复了勇气,也下定了超过科班生的决心。他一刻不停地画着,画宣传栏、战士肖像、电影演出前的幻灯片……

复员后,傅伯被招进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成了一名舞台美工,专职为戏剧画布景。出于对画画的挚爱,他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工作能和爱好一致,傅伯觉得自己成了幸运儿。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做事用心的态度,使他逐渐在这个行业崭露头角,夺得多个舞美设计、绘景奖项。正是因为成年累月画布景,让傅伯画起大画来胸有成竹,绰绰有余。

1985年,与高等学府失之交臂的傅伯,得到了一个去上海戏剧学院绘画专业深造的机会。抛却杂事上下求索,在艺术的殿堂里遨游,遍阅名山大川,与大自然意照神交,在全国著名画家、教授蒋有作老师的指导下体悟色彩、描摹景观。傅伯从理论水平到绘画技巧上,都有了质的飞跃,他对自然和人物的概括把握,观察描绘,上升到了新的境界。

1996年,傅伯油画风景写生个展在马来西亚举办,他的作品得到当地人非常高的赞誉。油画十年,朋友孙总对他的评价为:构图干净、色调动人,极富质感,念念不忘。

九十年代末期,由于戏剧行业不景气,加上当时兴起的“三产”大潮,单位在兵马俑旁开了一家字画店,傅伯“下海”了,主营收藏和字画销售。

他的商海生涯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对有心人来说,无论好坏经历,都会沉淀为生命的经验和财富。从事收藏以来,从傅伯手里眼里,来来回回过了无数的老物件,艺术珍品,这让他对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和美学史有了更深厚宽广的认知。

秦汉的铺陈与征服,魏晋的风神与思辨,盛唐的功业与意气,宋元的心境与意绪,乃至近代的多元与探索。历经千帆,他树立起了自己的美学意识,并认识到,在艺术长河里,每个时代都应该有每个时代的新作,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艺术,只有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

更可贵的是,他见到了许多大师的真迹。齐白石、张大千、赵望云、何海霞、石鲁……观摩、临摹、揣摩,通过不断的学习,傅伯站到了前辈的肩上。

人到中年后,他开始一门心思画国画。有扎实的水墨功底,转型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白描、工笔、写意,又一个十年,他画的人物山水,气定神闲,意趣赢人。

新木法自旧木,后浪连接前浪,在把古人的办法与技法运用娴熟后,他想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子,他不愿意一生重复前人。

多年探索,直到2014年,水到渠成般,他把传统技法与现代颜料相结合,广泛吸收水墨技法与油画用色,博采中西之长,兼容众家之要,大胆尝试,创作了相较于传统国画,更具有视觉效果和主观感受的重彩山水画。

他的新作在画友当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看清了自己的特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傅伯画了一幅又一幅,他被自己画笔下崭新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深深打动,激发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

有人说,当人类沉溺于艺术创作时,其实也是在某种程度上试图扮演神的角色。这句话用在傅伯身上,恰如其分。拿起画笔的傅伯,专注沉静,从容不迫,他的人和他的画,超越了俗世,散发出恢弘博大的高缈气息,犹如某种神秘力量的代言人。

其实,我国古代早期艺术家们,非常看重绘画的设色,代表着矿物质颜色的丹青一词,一直是绘画艺术的代称,丹青妙手,则被用来带指优秀的画家。傅伯老师,就是一位在设色上颇具造诣的丹青妙手。

扎实的国画功底,半生的油画创作,日趋成熟的创作技法,对色彩的敏感、把控,和独到运用,古今中外的融会贯通,深厚的艺术修养,淡然的处世风格和高远的精神境界,成就了傅伯的重彩山水。

傅伯采用传统的泼墨泼彩画法,激情抽象,开合随性,使他的作品呈现出千姿百态,独一无二的风貌,连自己都无法复制。在技法上,他遵循着古人对于线条的运用、皴擦点染、散点透视等常用技法。

傅伯的画,不同处在于设色、意境、构图和细节上。

众所周知,一般的国画作品中,对颜色的使用非常谨慎,就是青绿山水画也仅限于寥寥几种固定颜色。而红、黄、蓝这样的色彩,画家们几乎不碰,一来古人和老师基本不用,二来怕设色艳丽,难免落俗。

傅伯却反其道而为之,他无所畏惧地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和界限,通过调整色彩的比例、明暗、光感,大面积地在高峰、深谷、远山上使用红色,使得作品炫目饱满,独树一帜。要说色彩界最具挑战的搭配,非“红配绿”莫属。傅伯的勇气还在于,敢于用红山与绿石互为补色,交相辉映,制造出突兀、强烈的视觉反差,营造极具挑战,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这令他的画作散发出不甘示弱,无所畏惧的艺术气息。

除了红绿,傅伯的大胆,还展现在一些蓝黄配色的山水画里。盈蓝沉静的近山,明黄层叠的远景,淡雅鲜活的娇黄平地,透明润泽的河流,明洁的白色飞鸟……色墨交错,颜色仿佛具有了风度和骨血,大自然的真谛被升华重现,感染力极强。

傅伯选用的是矿物质颜料和丙烯颜料。丙烯色彩饱满、浓厚、鲜润,它既能画出油画的厚重,又可画出水彩的轻薄和通透,还能表达水墨的氤氲之美,有强大的包容性和无限的可能性,是能随心实现他创造力的理想颜料。

傅伯的构图天马行空,天地浑然一体,有匠心而无匠气。他善用粗细不同的线条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欣赏他的画,是一种能调动起全身多个感官的独特享受。

奇峻立体,占画面三分之二的高山巨石在以气势冲击人视觉后,会将人带入画家瑰丽雄伟、沉稳宁静的笔墨意境,体现着光影交错,层次分明,悠远高贵的风格。

山中溪隙幽邃,飞瀑生动,山间仙雾缭绕,飘摇云表,一草一木,虚实相生,都在延伸着画面的深度。怪石奇树,如临蓬莱仙岛,云雾穿行,如遇神仙宫阙。画面之外,仿佛还有不尽的高阁凌空,仙乐缥缈,有一种“万物静观皆神灵”的魅力。

这样的气息、气场,气韵,达到了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笔随心运,意象超出笔墨之外的高深境界。

“尽精微,致广大”,是徐悲鸿先生的口头禅,他认为画画不但要有具有博大的艺术气象,还要具备精细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傅伯是这种思想的践行者。

细观傅伯笔下的杂树,即可觑见他丰富的表现能力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他的杂树肌理交织,色彩繁富,清透美好,他的花树,能让人联想到桃李芬芳,美好娴静,安宁和乐的桃花源。想起明阳先生评论岩中花树之语:“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杂花生树,收尽天下春色,归之肝肺。如果能穿越时空隧道,我想明阳先生口中的”此花”,定是傅伯老师笔下的重彩花树,它们立于寂寥的时间之外,等着与你我邂逅,等着你去顿悟灿烂花语。

学界公认,国画主要在于强调艺术对于情感的构建和塑造作用,西画则更重视艺术的认识模拟功能和接近宗教情绪的净化作用。

傅伯的山水画,在蓬勃的色彩和深远的构图加持下,二者兼而有之。他让水墨意境和重彩风韵在自己沉静博大的精神领域中完美糅合,焕然一新。他用传统笔法和现代色彩,挖掘出中华山水新的灵性内涵,完成了一种现实生活无法完成的抵达,构建了一种典雅、华美、纯净、神圣的自然景象,和积极、飘逸、自由、圆满,出世却不厌世,洒脱却不虚无,既达到了情感的构建,又完成了情绪的净化。

艺术作品往往是打开时代魂灵的心理学。国人历来讲究和谐、圆满、均衡的哲学,而傅伯的成功之处,就在于能够传达人内心隐匿的思想,以深厚的传统底蕴,展现现代人的审美观念,扩展和实现现代人的精神需求,使人从江山瑰丽中,体会到生命的博大和崇高。

傅伯纤丽幻变,浓中蕴雅,精妙灵动,高缈纯净的画作,不但丰富了绘画的表现能力,还原了绘画的本质特征,还代表了中国画坛的时代精神。

画作受欢迎了,很多人情世故也接踵而至,令人应接不暇。傅伯生性淡泊,不善于迎来送往。他的画就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丽质女子,见一面都难。平时来收藏他画作的,大多是朋友或者同行,他们认为傅伯是2021年最具收藏潜力的画家,让他多画。

傅伯苦笑。他的重彩山水与别人不同,一幅画要上十几遍颜色,哪是那么容易。“一年什么也不干,最多也就出三十来幅,有的大画,一个月才能完成,还想自己留下。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参加这个那个,也没有那么多画去应付各方讨要,对名利,早就看淡了,我就是拿作品说话。”

心无欲,即是秋空霁海。笔常新,则能贯通时空。

所谓“盛世重彩”,笔墨当随时代,无论是工具、技法,还是表达对象紧随时代的变化才能引领时代,甚至超越当代人的欣赏水平,具有前瞻性的元素。傅伯能在传统的基础上,跳出现代人认知和视线之外,用创新的理念表达出人类共同的,亘古不变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思想,他的画,定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傅伯现在是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他常常说:我从心里感激那些在绘画上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也感谢命运让我在儿时看到大师们的真迹。是他们和他们的作品激励我坚定地走上了这条路。在这条路上,我找到了真正的我。

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品,如芝兰开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又如芙蓉绽于清池,舒卷开合细细香。

(作者简介:金步摇,本名陈梅,女,70后,陕西西安人,陕西省作协会员,西安市“百名优秀青年文艺人才”。作品二百余篇见于《延河》《骏马》《鹿鸣》《青年文学家》《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日报》《海南日报》等报纸杂志。著有长篇小说《寇准》《永葆真心》)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作品欣赏

画家傅伯先生优秀作品欣赏系列《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