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祁自敏艺术简介: 生于1977年.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画家,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工笔画院画家,西北书画院院士,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研究生部,获硕士学位,2012年至2015年进修于中国国家画院。
胸中万壑自敏出,磅礴山魂秀中逸——青年画家祁自敏山水画之我见
-------文/张荣国
自敏出生在书香之门,自幼酷嗜书画,孜孜不倦,后一直求学、工作在古都长安,长期受其丰赡的文化滋养,温文尔雅,胸富才情。他继承发扬了长安画派“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理念,溯古探源,外师造化。凭籍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浓郁的乡土风情,以新的审美情怀和语言方式,构建了自身鲜明的艺术风貌。
自敏好古、崇古、师古、化古。对两宋院体山水尤为钟情。其画风追求宋代山水的雄壮磅礴,造型造景的丰富变化以及可游、可居、可观的意境营造,严谨而不失奔放,雄壮中饱含秀逸,远观得其势,近看得其质,身随景移,心随境游,乐而忘返。
自敏与当代不少的青年画家不同之处在于,既不被传统所囿,也不被造化所役;既不厚古也不薄今。而是多管齐下,相互参用,以追求胸中之丘壑。他的画有机借鉴了版画、西画和当代画家的一些元素。比如长安画派何海霞等厚重、质朴,笔墨灵动、润泽,意象融通,色彩雅丽,雅俗共赏的特征;当代著名画家、理论家,“新院体”倡导者阮荣春先生典雅、闲适、文静、温和的气息,以及其中所弥漫的沉雄博大、幽远旷达的正大气象,这从自敏的绘画轨迹中可窥见一斑。
观之画面多布景繁密,丛树垒石,层层叠进,气象宏阔。高远、平远、深远相结合,画面恢宏大气,富有张力。运笔上方转灵动,皴擦点染,见笔见墨,山体轮廓线条刚劲有力,坚硬的石质山岩以干笔皴擦与湿笔点染结合写就,用笔、造型融入了版画的元素,顿挫、粗犷有棱角,果断、爽利见刀感。在创作过程中自敏也博采众长,不断借鉴吸收西方艺术及其他姊妹艺术的长处,突破传统笔墨程式的束缚,大胆创新。例如刻画山石的光感,明暗,注意黑白的相互衬托等。用色上,自敏早期作品,赋色秾丽,多青绿山水,变化丰富。后受阮老师亲授,遵循先生倡导的“三气”(正气、静气、文气)和“三力”(造型造景能力、用笔用墨能力、营造气韵能力)的创作理念踏步向前。画面由色彩秾丽逐渐转向水墨的丰富性,开始变得雅逸,疏朗,用色简淡,把生活性、自然性与文人心灵的抒写、趣味性相融合,蕴含着一种诗性与雅意。在创作中,自敏经历了长期的写生实践与师造化的过程,多次历游,搜尽奇峰,形成了对陕西当地山水景观的独特感受,观其画作,有很多都是在当地写生而作,如《延安之春》就是写于古城长安北郊。因此其山水有根有据,加之主观的艺术处理,更出新意。
自敏之所以取得如此惊人的进步,就在于其能正确地理解和处理艺术创作与生活、与传统的辩证关系,同时又对于笔墨形式的构成进行积极地探索,故在表现大幅山水时胸怀千壑,落笔即成,将大气、浑厚、质朴、苍茫的审美气度与精微缜密的手法和文人情怀相融合,营造了文雅、雄远、高阔、自然的艺术境界,令人心旷神怡。
-----2013年11月20日于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作者系美术学博士,《画院》编辑部主任,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研究所)
自悟敏行见真意——读祁自敏山水画作
------文/张西昌
士夫文脉,纳入绘画;胸中块垒,寄托山林。遂使山水画不重状物,而在怡情。因而,画中山水多在象征,恐非实指。身在樊笼,境由心造,山水便成了精神自由的某种象征。文人绘画的渐兴,与文人的意气消磨成反比,也使山水愈发成为个人心绪的安托和外化。纵观古代山水画的发展,大抵不外如此。
长安画派,异峰独秀,别见春色。在政治与艺术的怀柔中,“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庸的因势利变,一改文人的多情善感、自赏孤芳,而使山水画拓展为一种生活的积极和人性的张扬。传统文人的山水趣味,几被革新。长安画派之后,人物画隆兴,而山水旁落。究其缘由,盖因国愿、时趋、民气所致。
新世纪中,人为物累,心绪凝结。物质的夸张追求,自然带来精神的伪饰和假性需求。山水作为一种古典心境的符号,时被重读新解。自敏崇敬长安画派巨擎——何海霞,由其上溯,力追宋元诸家,而求时代新貌。多年来,他遍涉诸家、技道并进,也一直践行着“执古今两端,求中正意趣”的自我体验。书法上,他从欧柳入手,上追二王,对赵孟頫、文徵明诸家用力甚勤,其笔力之韧,在同龄者中实不多见。他崇尚雄强劲拔的北派山水,故其画作,多取崇山峻岭的繁密构图,茂林森森、江河汤汤。少年时的家学蒙养,使他具有坚定的笔墨追求。他认为,笔墨是审美感悟与技术表达的修炼,而不是逃避磨砺的掩耳盗铃。一切造型艺术审美的追求,须得建立于规范的技术表现之上,皴擦点染、笔笔尽心,以求意趣周到,心境粲然。他偏好端稳一路,力追笔墨见形,并求幻化之妙。所以,其山水画作,端谨胜过烂漫,恣意藏于规矩,温秀融入中庸。因而,观其画作,朴厚谨严的温良个性昭然若揭。近年来,自敏喜作立轴大幅,笔力也于温秀中日渐雄强简廓。笔墨含苍,意趣之秀,是他不懈的技艺追求。这,或是一种矛盾,也是审美平衡的某种契合。
世风鼓噪,利欲袭心。在经济的洪潮中,坚守的难度不仅来自于外部,而且常常也有内心的自疑。为工忌巧,待人以诚。或许是出于天性使然,自敏对于绘画,除了身不由己的喜爱,更有飞蛾扑火的执着。在怂恿投机取巧的时代,这种执着多少显得有点“迂”。而自敏“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也焕发出来令人钦佩的人格自信。他纳言心慧、自悟敏行,在十年一剑的磨砺中,完善着自我的审美表达和追求。
忽然,想起某位禅僧的话:“三十年前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后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心态的灵修。愿与自敏共勉!
------2012年4月26日于西安美术学院(张西昌
西安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美术学博士。)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画家祁自敏先生作品赏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