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贺正法艺术简介及作品欣赏

标签:
金狮华纳艺海人生画家贺正法中国佛禅书画艺术研究涂峰 |
分类: 金狮华纳-艺海人生 |

贺正法艺术简介:贺知章第36代孙,陕西兰田人,现居西安。长安画派著名青年书画家,篆刻家,收藏家,艺术品鉴赏家,善画佛、观音及老庄,神童,尤以画虎闻名于世。山水花鸟皆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2015年皈依佛门,卧龙禅寺住持赐名:演法居士。省国画院范桦院长题写:“啸禅轩”斋号,幼承家学,6岁临摹家中所藏清代《笔法精解》字帖。8岁随舅父学画,14岁拜灞上名家刘心海先生学画,2010年师从著名山水画家杨霜林先生,少年时为生计所迫,临摹《清明上河图》及马远,赵孟頫,唐寅,石涛,于右任,吴昌硕等宋元明清及民国古书画出售,流传于世。临摹作品被古董商误以为是古人临摹的精品,有些竟被以为是古人的真迹,虽纷纷高价收藏。《白虎闹春图》长卷曾被广州一王姓大老板以20余万元收藏。《八仙图卷》2003年被沈阳拍卖行高价拍卖。家中藏书上万册,少年时所刻印章五千余方,刻得不好的印章用蛇皮袋装着倒入沟中,一时间被村中小孩捡取拿着到处玩耍。曾多次去虎林园中看老虎,一次翻阅围栏,险些被虎所伤,回来后画艺大增。其画虎卖虎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一时之间传为佳话,闻名当地,然恨未能远观前人之名。17岁开始游历大江南北,东北,新疆,北京,上海,广州,敦煌,龙门石窟,青城山,扬州,中央美院等名胜古迹及艺术机构,寻师访友,先后得到启功,刘大为,冯大中,何加林,刘文西,韩天衡,范曾,贾平凹,文怀沙等文化艺术大家激赏指导,画艺日进。书画篆刻作品被有识之士争相收购,书画作品被陕西省政府作为珍品送给葡萄牙,比利时,日本,美国等国政要收藏。2013年与著名艺术家吴昊,杨亮等老师一同入选2013年法国罗浮宫国际美展,展出《欢喜弥勒佛》及上山虎《神威图》并被收藏。
曾先后在家乡白鹿原及中国书法之乡三原,开封,哈尔滨,扬州,北京等地举办画展。被《中华工商时报》评价为“中国梦系列艺术名家——贺正法”。《西安商报》《艺术市场》《鉴宝》及诸多知名刊物及网站纷纷予以报道转载,一时间声名鹊起,被誉为当代最具影响力青年书画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收藏有限,升值无限。
现为:中国佛禅书画艺术研究院理事,中国画虎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敦煌佛学书画院一级画师,长安画虎研究院院长,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山水画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慈善书画研究会研究员,陕西省春秋书画院副院长,骊山印社社员,陕西省收藏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周易研究会研究员,西北大学访问学者等


万里追梦路:
贺正法出生于美玉之乡蓝田鹿原小画乡、贺家书香门第之中,系贺知章第36代子孙。其祖父贺仲嘉为黄埔军校出身高级将领,与书法大师于右任为挚友,以诗文书法闻名于世。贺正法幼承家学,阅尽家中藏书。六岁时便在祖父和当地知名画家舅父的指导下学习书法、素描,并显示出极大的天赋和兴趣,每每参与书法美术竞赛皆拔得头筹。十六岁时贺正法在父亲的带领下拜同乡名画家刘心海先生学画人物、山水中国画。贺正法回忆道,刘老师在教导他的五六年中倾尽所能,弥留之际仍不忘告诫家人将家中数千册藏书、画册为他开放,因而贺正法才有机会阅尽恩师藏书,并将老师手稿收藏反复观摩学习。

“看得多了才能做到胸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贺正法说他自幼时便十分喜爱看书学习,即使走在路上也手不离卷。在年少时期便大量临摹历代传世书画大作,如《清明上河图》、《兰亭集序》、《富春山居图》等。弱冠之年的贺正法已名贯乡梓,但他并不满足于西安这座“小井”。1998至2011年12年间贺正法行程一万多里,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去拜访各地虎画名家,先后在哈尔滨电力职工大学、上海同济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央美院、西安美院、北京故宫、东北等地学习。甚至于四入中国画虎第一村河南商丘王公庄村,虚心请教当地四大虎王,观摩村民画虎,并将其拍摄成录像。在十几年闯南走北的坚持中,画虎成为贺正法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追求和梦想。

为了将虎画神韵发扬到极致,实现自己的执着追求,十余年的游学中,贺正法只要有机会就会到各地动物园去观察、写生。通过对虎的直感认识,准确地把握虎蹿、吼、啸、腾、伏、卧、跑、扑、跳、跃等瞬间微妙的动态变化和虎的生活习性。有一次为了观察虎啸时的神态,他甚至偷偷翻越一层护栏,隔着一层危险的铁网撞击铁笼惹怒老虎以观其态。
贺正法对画虎这份的执着和热情有目共睹,西安中国画院副院长杨霜林亦予以十分的肯定及期待:“贺正法画虎,十岁起苦苦修炼,从未懈怠,坚持二十余载,笔触精通,画法纯正,如坚持数年,必成大器。”

难能方才可贵:
古语云“画虎画皮难画骨”,多少人耗精劳神画虎不得要领半途而废,徒作一场艺术嬉戏。贺正法却画有所成,并自成一家。他笔下虎气十足,神威勇猛,出神入化,彰现出独有的艺术魅力。笔法亦雄劲非常,入木三分,虎形魁梧稳健,勇猛强悍,具阳刚之姿态亦显英雄之气概。
绘画大师齐白石曾经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贺正法走遍大半个中国拜访了各大名家,却没有被繁花迷了眼,广泛吸收中亦自成一家。他坚持在传统的工笔虎画法中融入现代元素,不拘泥于传统画法。交谈中,贺正法向我们详细解说了作品中虎毛的画法。在他看来,泥古不化的坚持只用传统毛笔作画是行不通的,中国画的传统性并不表现在创作工具上。为能描绘出虎毛的精细与柔中有刚的逼真感,他还利用油画笔以及水彩画笔等不同画笔的特性仔细描绘虎毛的排列组合。在这种基础上使用工笔层层渲染,把虎的骨骼、肌肉凸凹关系表现得惟妙惟肖。这才有了大众眼中细微处毛发毕现,用墨用色妙趣天成,毛茸质感几近触摸,虎的皮毛似绸缎一样光滑柔美的逼真迫人的虎画。
贺正法说,艺术是相通的,中国画与中国书法亦是触类旁通。他不仅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书家,他将其精通的书法元素与国画艺术融会贯通,将书法入木三分的线条之美渗入虎画之中。贺正法甚至向记者夸道,画中书法的精美体现是除了老虎外的第二亮点。天下事“难能可贵”,因为难能方才可贵。贺正法虎画之所以可贵或许正在于此。

追求艺术的永恒:
长期以来,虎被视为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画家画虎是为了从虎身上提取雄强之美、英武之美、力之美以及善之美的因素来歌咏刚健雄毅的中华文化精神。贺正法亦是如此,在他看来,虎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不惧强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而他想带给观众的恰是这种正能量。他说:“老虎的大无畏精神能增添中国梦的正能量,希望能因此激励更多的人像《老虎上山》图中的虎一样积极向上。”

贺正法说:“画虎即为画心,虎画画家只有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加入自己的思想以及个人的追求,虎画作品才能真正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不同造型、神态各异的虎形象,因为融入了人生追求而赋不同意境。”贺正法尽管外表谦逊,但骨子里仍有着虎一般的自信及勇猛。当被问及他的梦想时,贺正法顿时一改谦逊之态,如他画中壮志凌云的虎般满腔豪气地说,他的中国梦就是成为中国一线画家中的中流砥柱,在人才辈出的中国画坛中站稳脚步。贺正法说:“在当今社会,要想成名太过容易,但要成为真正永恒的名家并不容易。”而他期待成为的正是那流芳百世之人。时至今日,虽已小有成就——2012年,贺正法被陕西省政府点名邀请书写指定内容,书法精品六十五幅,作为政府礼物送往欧洲、比利时、葡萄牙,并被其国家政府永久收藏,同时被国际友人认为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青年书画家之一。但贺正法表示这只是一小步,他的梦想是成为永恒的名家。他说,为了这个梦想,他会付出一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