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白守黑:江文湛先生的艺术追求
(江文湛花鸟画小品展观感)

今天上午,参观了江文湛老师在怡然居举办的花鸟画小品展,很感动,也很有感慨!
画展大厅,首先是中国国家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学院名誉院长杨晓阳老师为画展写的序。他对江老师画的评价,文笔优雅情感真挚而见解超逸。他说,江老师的作品“情感婉约静深而笔墨表现放达,表面看来似不可控而实则理性有度。深谙形式规律而逸笔草草,清新放浪,使得所有见过他画的人过目不忘”。

在描述到江老师个人风采时,杨老师写道:“在任何一个聚会上,只要他一出现,就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潇洒、孤傲、玉树临风。虽然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随和,但其风流超迈、曲高和寡仍然不同一般。有清高自信、自命不凡,也有愤世嫉俗、无可奈何。他被人崇拜着,也被人误解着,更多的是不理解着。”

杨晓阳老师的笔墨里充满着对自己老师的敬爱之情。但我自己的体会觉得其中有一个词不很妥贴。“潇洒、孤傲、玉树临风”这三个中心词中的“孤傲”一词,至少与我对江老师的印象是不太贴的。江老师的超然不俗,不论他怎样地平和、平易,都让他在公众中抢眼。但“孤傲”之气似乎很少。我觉得还是用“卓然”一词较好。也许,正如杨老师所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江老师消磨了他早年曾光芒四射的“孤傲”。使我们今天没有了这样的感觉,但消磨了“孤傲”的江老师似乎更近完美。

杨老师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他被人崇拜着,也被人误解着,更多的是‘不理解着’。”真是知人论世、至深至真之见。一个大艺术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人们只知其艺术而不知其思想。所谓被人诠释解译出来的思想,常常与艺术家本来的思想相去甚远。我看过许多所谓评论家的文章,评到艺术家的思想艺术时,常常引经据典地去引证古人怎么说,今人怎么说。却很少有人能说到艺术家自己怎么说。而艺术家自己怎么说,才常常是把握艺术家思想的真谛所在。崇拜是理解和误解至或不理解的前提,但理解、误解和不理解在试图“解”的这一点是相同的。本文也许就是试图对江老师求理解的不理解吧。但我是用江老师自己的话去诠释的。

江老师小品展览中有一副作品名为《知白守黑》。画面很简单,上方是一只白天鹅,下方是一只黑天鹅。白天鹅雄踞上方,视野开阔,似乎拥有一切领域。而黑天鹅居下方,目光前视而内敛,相比于白天鹅它只据守一方。这一极有哲理性的命题,可以给人很多很多的启迪。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是去解释江老师思想艺术的钥匙。
知白守黑,是个人行为的一种选择。我们每个人面临的世界都很大,我们对这个世界理解的也自以为很多很多(其实少的可怜,姑且这么说吧)。但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能做些什么呢?只能选择一种或几种,与我们知道的领域相比,只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我们所知为白,我们所行为黑。知白而只能守黑,你没有能力把白全部涂黑,把自己成功涂黑(实现个人理想个人业绩),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了。

知白守黑,是思想艺术突破性的选择。在思想艺术浩如烟海的世界里,一个人能学的多少,继承多少,更能有多少算是自己的创造。江老师说他把自己的“学术思考定位在二千多年乃至原始彩陶时代至今的历史长河中。”江老师的线条坚挺、纤劲、柔美、富有弹性。如果不认真读江老师的这段话,就不能破解他线条艺术的原动力之所在。是原始彩陶艺术中鱼鸟勾线的绵渺柔劲,淀定了江老师作品中线条的艺术精魂。我们应该把半坡博物馆的艺术和江老师的作品联系起来,才能把握江老师线条艺术之美的渊源之脉。

知白守黑,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达芬奇是文学家,也是科学家。但后人只知他是艺术家。其他的诸家是他不是不能为,而是不愿为而已。为了,可能会有一个平平的文学家或一个平平的科学家,但就不会有一个让世界感动的杰出的艺术家了。江文湛先生的知识学养、思想修养、个性涵养不能说不“文而精湛”,但这些都只是滋养了他作为艺术家事业的选择。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别人所不能具有的空阔的视野内涵。他作为一个大艺术家,而正像杨晓阳老师说的那样“被误解着”或“不理解着”,也就很正常了。

知白守黑,是面对大文化的一种内心自省。再大的人物也只是个人物,再大的艺术家也只是个艺术家。科学文化还会发展,艺术也还会发展,以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看自己,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这种内心自省的自谦是一种思想境界的高大。当十点多钟展室外面的开幕式正在热闹进行的时候,我在人数聊聊的展室,正好细细地品味江老师的作品。在两个天鹅面前,我驻足良久,我觉得我慢慢的读懂了“江文湛”三个字的涵义。也渐渐地读懂了江老师作品的思想寓意。

知白守黑,是艺术精神意趣的一种定位。“从中国文化美学的里程中,我看到了一批伟大的先哲——孔子、老子、庄子等。他们的美学思想,孔子对乐教的传承,以音乐育人,以玉喻人,以及老庄玄远的美学思想,从而是我找到了玄远的艺术精神。”江老师从简炼的构图中提炼出来的思想与艺术共美的画面,原是有他深厚的美学修养在内的。

知白守黑,是内心世界圆融的追求。中国的文化主体是儒道释,外兼墨、刑、名、兵、法等诸子杂家。江老师对自己的要求是:“纵然我不能像儒家那样兼济天下,亦应做到(道家的)独善其身吧!”这是一个文化人的精神守望,也是一个文化人追求内心世界圆融通达的理想。江老师那种任何场合下的从容、淡定、洒脱、自信的风度流溢出的个性魅力,我们从他的道家修为中找到了思想根源。
知白守黑,成就了江文湛老师的艺术事业。在中国现代国画的艺术江河中,一定有着江老师文雅而精湛的作品,滋润今人而怡悦后世。
------文/严文龙
2015年5月24日夜12点

【简介】
江文湛,1940年出生,山东郯城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并留校任教。后调入西安中国画院任副院长。现为西安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西安美术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文史馆馆员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