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溪烟树
标签:
九溪烟树流水不腐林海亭九溪十八涧龙井江南忆十里锒铛杂谈 |
分类: 把酒话清平乐 |
http://s14/middle/798913b6gc68df8552f1d&690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真纳闷前贤竟不去风流倜傥,却耐心如斯地关注生活,连如此细节都没放过。好在没有白费工夫,这话永生。生活也实在不应该一成不变,否则生又何欢?如是,在尚能自主的时段里,真该寻一点不同于往常的乐子。遂,这个周日走进九溪。
夏天出门需要勇气,如你所知,尤其是要长途跋涉的事。我是奔着十里锒铛去的,据说那山路真有十里,且不说还有20站的公交和下公交后的几里路前戏。好在近期台风逡巡,阳光欠烈,微风时至,方才下定决心。
杭州没有高山,山的本身也无甚奇趣,所以,偶尔爬山更多的只是一种心情,常常爬山则只能算是一种心态。有目的的爬山却到了山顶才发现爬错了,这意外的喜感反倒可以归入奇趣之列。今天就错爬了大华山,也好,我知所以。
下大华山时再看地图,方才看到之前楞是没找到的十里锒铛,但折返的路程较多,干脆改道九溪十八涧。走着走着,找回了三年前的春天来此烧烤的记忆,在当年席地围坐的溪畔边还回放了一下当年的片段。在当年走过的那一段路上,这次最有趣的便是真的走了一趟水路。
溪涧的浅水里有小孩子在欢快地打水战,满是鹅卵石的溪床在混战中也清晰入眼,尽兴的孩子在一旁大人的默许下,哪管身上的衣服?见一个孩子屈身入水,我竟仿佛浑身清凉。自然的,我从桥上走到溪边,一跃而下。清凉,瞬间从运动鞋里一跃而上。高大的树冠将阳光隔挡,林间疏阔敞亮,水过石上落落清淙,我就这样穿鞋徜徉在溪涧中央,尽拣水深的地方。在无人的上游,也有水漫膝盖的地方,不卷裤,任浸淌。
过林海亭,重温墙上木刻的乌龙由来的故事,再读“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开”的楹联。稍作逗留,经行更深处。俄顷,雨至。
初雨不过使得满山窸窸窣窣,路上却丝毫不见痕迹,我刚生喜意(一则带了伞,无患,二则若下不大,雨霁新好),就势不可挡,饱满的雨滴穿叶砸下。急急撑伞,地已无丝毫干处。抬伞远看,真真九溪烟树。虽是水烟,亦厚爱有加,来对了!
暴雨的到来使得九溪十八涧生动起来,溪水横拦前路,一溪溪地数着,心生期待地以为前方正好有九道横亘于前,实则只渡过六道。沿路最好看的便是松树,合抱粗的松树直溜溜地刺向天空,剑意凛冽,五六株一簇地散布在路旁,并不随处可见,但每见一簇都为之心牵。最具观赏性的当是一处枯涧旁的裸根松树,应是溪水冲刷的缘故,这棵松树根部向下估计有半米深的泥土全然不见,露出老松盘如虬龙的根系,盘根错节间气象非凡。想来若盘坐其上抚琴弄管,必酸雅一时,我驻立雨中伞下,默默地看着它,从手拎带里抽出一根黄瓜,嘎嘣嘎嘣地嚼了一通。
九溪十八涧的北头就是龙井村。在村民的走廊下避雨,随意聊了几句龙井茶的时价以及每户的茶地亩数。这是一个想穷都没法儿穷的村子。村子牌楼前不远处就是老龙井,传是葛洪曾在此炼丹,这让追《遮天》的我不禁伸手去井里搅了两下,捞点仙气。乾隆也两次来此小住,所以这地方的建造比村里讲究得多了,一个不大的地方就有八景,个别景的名字取得也好玩,江湖一勺亭。
倘若今天没有来此,我实在想不到还能干点什么会比来这里更有趣。我也因此再次重新打量杭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这绝不仅仅只是因为西湖,或者其他三两个景致,而是诸多如繁星般总也探不完的景致。努力加餐饭,悠游需及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