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79821d5dha716c86d8aab&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高桥---始建于北宋,桥身高大,是古明州通往城区水、陆路的交通要塞。
当你坐船从桥下经过,可看到刻在南北两块桥额上各有一个“高”字。南边书“指日高升”,对联是“巨浪长风想见群公得意,方壶圆桥都从此处问津。”桥的北面刻的是“文星高照”。
在宋代《宝庆四明志》中的高桥,记载了“县西二十里,绍兴中(公元1131-1162年)重建。”桥长38米,由72组弧形条石组成的圆拱,拱高6.8米,跨水10.3米,容得两艘官船平行,又可“航舶过往风帆不落。”
高桥建造稳固,雕饰美观。桥顶宽度4.8米,桥基宽度6米,略呈梯形。东西各33级步阶,可以骑马过桥。桥面上设置13对宋式双复莲望柱,由荷叶托拦板联接,东西桥堍各一对祥云抱鼓石。桥下宽约1米的纤夫通道,在此90度的急转弯,由后塘河折入大西坝河,桥拱的转角处留下一道道深达1厘米的纤绳痕迹,记录了几百年来纤夫们的辛劳血汗。
高桥一边是束成的河道,另一边是开阔的水面,近旁还有一座平桥,上书“光绪年间”等字样。
据鄞县地方志记载,由高桥向东一箭之遥的景安铺,唐宋时代又称马铺,为“出望京门十里”之驿站,官府的公文信函及晓行夜宿的驿使快马都在此驻足。如走陆路过高桥后经大隐、车厩、余姚可通杭州。走水路,可过五里大西坝河,在西渡进入姚江而直达杭城。
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冬,宋高宗赵构经鄞县逃到海上以后,高桥景安铺驿道上发生了著名的宋金“高桥之战”。该年腊月三十,寒风凛冽,明州城内家家户户都在过年,金兀术的爱将阿里浦卢浑的4000铁骑,从陆路过高桥,气势汹汹蜂拥而来,临近景安铺,突然踏上宋将张浚、杨沂中指挥铺设在地上的草席,顿时人仰马翻,被杀得血流成河,成为宋代抗金史上第一次胜仗,宁波草席,从此被称为“滑子”。阿里浦卢浑死里逃生,报告金兀术,亲率重兵前来报复。正月初七,明州城内还沉浸在庆贺抗金胜利和新年欢乐之中,金兵兵临城下,张浚竟弃城而逃,正月十七,明州城破,金兵洗劫杀戮未及逃离的城内外百姓,这就是宁波建城以来遭受到的最大浩劫。
高桥古往今来,陪伴古明州和宁波城市的发展,风雨同舟,历尽沧桑。高桥记录着宁波的历史和宁波人民鲜为人知的故事。
http://s14/middle/79821d5dha716c88c1aed&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10/middle/79821d5dha716c8c924a9&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13/middle/79821d5dha716c9061dfc&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12/middle/79821d5dha716c961a87b&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11/middle/79821d5dha716c98047ca&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15/middle/79821d5dha716c98f773e&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12/middle/79821d5dha716c9ae04bb&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http://s8/middle/79821d5dha716c9eaf877&690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TITLE="026 高桥见证宁波的历史"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