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的设计理念
(2011-04-29 19:19:01)| 分类: 教学 |
《认识角》的设计理念
《认识角》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的第一课时内容。角是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所以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空间与图形”应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让学生找角—摸角—认角—做角—玩角——比较角这样一系列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力求让学生不仅积极参与主动获取新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得到了提升。在这节课中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找”中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密切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教学时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在生活的周围找角,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实物上的角,然后利用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形状,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然后通过自己动手去尝试摸角,画角和摆角、做角,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进而对角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生活中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得以发展。
2、“动”中悟数学
3、“玩”中思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角的大小与开口有关,与边长无关。为了突破本节教学难点,我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做角,玩角、比角发现奥秘。学生在玩一玩的过程中体验“角的张口可大可小”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张口的大小变化导致角的大小变化,由教师引导得出“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的结论。从而较好的突破本节的教学难点。接着比较不同的角,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从而得出优化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总之,整节课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不仅主动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