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意译:
子贡问:
怎么样分辨士呢?
孔子说道:
有前途的能者,专者是这样的。
善于选择知止则不耻。
(知进退,懂得失,亦不辱也)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中庸之道。
推行于天下。
不辱莫君之的请托。
这就是士了。
子贡谦卑的说道:
第二个呢?
能做到
对同族长辈守孝道。
对同族兄弟尽悌道。
之人。
孝悌之道。
子贡谦卑的说道:
第三个呢?
学问浅薄,认死理,和小人一样固执之人。
不上道。
按这个也次序递次向下啊!
子贡问:当下的士如何?
孔子悲哀的感叹道:没有气度的人算什么呢!
何如:指如何,怎么样
斯:劈;砍,同析:分析,辨认
士:推十合一为士。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引伸之,凡能事其事者偁士。“能者,专者。
行:选择
己:自己。
有:持有,与“无”相对,
耻:羞愧
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知止则知耻,不辱。
使:运用;使用
四方:天下;各处
辱:使…受辱;侮辱,辱莫。
君:尊称。
命:命令,请托。
敢问:一种谦辞,表示向对方提出问题的同时,附带自谦和尊敬的姿态。尤其在讲究尊卑的场合,对方地位较高时提问用敢问比请问好。
其次:次第较后;第二。
宗族:同宗同族之人。
乡党:乡族兄弟。
言必信行必果:一定要足以信任,行动了就一定要有结果。认死理之人。
硁硁:形容浅薄固执。
然:像…一样。
小人:学问浅薄。
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按这个也次序递次向下啊!
子贡问:当下的士如何?
孔子悲哀的感叹道:没有气度的人算什么呢!
抑:按,向下压
亦:也
次:次序;等第 。
今:当下
从:从事
政:指士
如何:怎么样?
噫:表示悲痛或叹息。
斗筲:古代十升为斗,一斗二升为筲。斗和筲容量小,比喻气量窄,见识短。
何足:哪里值得。
算:表示齐备。
有人之士,仕也!才有为官的基础,仁人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