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的思考(郑雪丹)

标签:
杂谈 |
分类: 知识借鉴(*^__^*) |
http://health.feidu960.com/bt/UploadPic/2008-10/2008103018266484.jpg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们为什么要写案例
记录、发现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反思;改善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素养
什么是案例
首先案例是事件,是有问题的事件,是真实有典型的事件
(三)案例的元素有哪些
1、 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什么样的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四)好案例的标准
所以归纳起来,一个好的案例的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
1、鲜明的案例主题
2、清晰的案例背景
3、典型生动的案例事件
4、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
5、值得研究的案例问题
(五)案例的一般格式
标题——醒目、鲜明
1、用事件定标题
2、用主题定标题
背景(案例的背景)
1、间接背景
2、直接背景
展示(案例的描述)
2、解决问题。这是案例的主题,对问题的解决过程应细致描述。
反思和分析(案例反思)
1、对行为的反思
2、对理论的提升
(六)怎样才能写好案例
教师明确了案例写作的意义,但要写好教学案例,本人认为,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注意收集素材
教师要写好案例,首先要有素材,才不会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案例存在于教育事实之中,隐藏于教育现象的背后,只要存在着教育现象,并且这种现象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就存在着案例的素材。我们作为幼儿园教育的第一战线,虽然每天的常规作息是没有太大的边话,来园、晨练、主题活动、餐后组织、午睡等等。但是孩子与孩子交流中,孩子和老师的接触中,孩子和材料的互动中,每天都在演义着不同的内容,喜怒哀乐搀杂,疑惑伴随中,这些好的素材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此,我们只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学习、实践、积累,注意收集素材,案例写作就有了必备的基础。
本人认为,收集写作素材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从教学实践中收集
和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样,案例写作的源泉是教育实践。在教学中,每一个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这个成功不一定是很大的成功,可以是自己满意的一堂课,精彩的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巧妙的问题解答,或者活动区域中孩子的一个奇怪的发现等。在教学中也常常遇到失误,老教师有,新教师也许更多。新教师刚踏上工作岗位,和孩子玩得好,关系也不错可是孩子就是不卖他们的帐,班级的孩子常规不好。本来设计得好好的,可是一上讲台,结果讲得乱七八糟,原以为这样教是很不错的,可一试完全行不通。面对种种疑虑,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会失误?主要症结在哪里?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弥补?等等。对失误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认真的总结,也是案例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2、从幼儿的活动中收集
在幼儿园里每天都是一样的作息:入园、锻炼、主题活动、区域活动但是不同的活动,不同的环境,孩子与孩子间,教师与孩子间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教育的故事,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有快乐的,有启示的,都是我们写的好。如:《玩梯子》是蓓蕾幼儿园老师记录了孩子在晨间活动中发生的案例。
3、从研讨活动中收集
在新课程实验中,各种各样的研讨活动给了老师们更多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老师们听课应该不要为听课而听课,应带着问题听课,如同样的教材自己是怎样教的,别人是怎样教的;自己的课效果,别人的课幼儿的状况如何?通过比较,找出差异,差异就是思维之源。作为教师,听课和评课是经常的工作,大家千万不要轻视,而应该把它当作是一个捕捉写作素材的极好机会。如:〈案例:关注细节〉
掌握写作技巧。
案例作为一种特殊的写作文体,在写作时也有一些技巧,掌握写作技巧才能提高案例的说服力和可读性,提高案例的整体水平。
1、确定主题要注意:
①主题紧扣案例。提炼主题必须以案例为基础,不能脱离案例随意确定。
②定题具有新意。确定主题的角度要新颖,确定的主题,往往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如果在题目中体现主题,则应让读者看了题目就有看正文的欲望。
2、介绍事件要注意:
①、目的明确。老师撰写的每一个教学案例,都要能反映某一个问题,某一个疑难或某一项决策。教学案例不仅要描述人物语言和行为,而且要体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需要、动机、态度等,还要将某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工作原则、活动构想蕴含其中。
②、情景完整。教学案例要写出事件发生的背景,即写出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如教师、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要写出解决一个问题的全过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比如一个片断就要有头有尾)
③、取舍恰当。教学案例通常篇幅较短,要求文字简练。因此,情景介绍的主次要分明,在写作时要恰当取舍,要尽量写好主要事件,尽量精简那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
3、进行分析要注意:
①、理论实际紧密结合。撰写案例分析时,要就事认理。对案例中描述的事实,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自始至终要紧扣案例,不能脱离案例本身去讲教育理论,要能找出案例的基本目的和主要问题,力求抓住要害,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论述时要画龙点睛,把问题点明,道理说清,主题揭示出来。
②、分析务必实事求是。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不夸大,不缩小。分析要实在,要有针对性,要讲关于这个案例的具体的小道理,不要讲永远正确的空洞的大道理。不要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条条,要将教育理论的观点自然地融会于分析之中。
③、要有独到的见解。同一件事,可以引发不同的思考。从一定意义上说,案例的质量是由作者思考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因为,选择典型事件,揭示人物心理,都是从一定的观察角度出发,在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引导下进行的。要从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道出人所欲知而不能言者,需要有一双“慧眼”。具备这样的功力没有什么秘诀和捷径,只有在长期的磨练中去领悟和掌握。
如:〈案例:教育无痕〉
案例写作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可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愿老师们以案例写作当作自己专业成长的助推器,使自己能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七)最后是简单的谈谈“如何讲案例”
好文章,交流更重要。有交流才有分享,有分享才知差距,有差距才会提高。
1、首先口齿要清楚,表达要流畅,要让别人听得懂,最好能让人的听觉比较舒服的接受你的信息。其次是语感,语气语调要适中,即不象朗诵那么缠绵,也不能象演讲那样激昂。用最平实的语言将事件独白出来,感情是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还要把要把书面上的文字处理掉,然后用比较“白话”的,易让人听懂的语句。
2、仪态要从容自信,
首先,我们站在台上或者别人面前,可以先稳一下,不要匆匆忙忙一上去抓着话筒就讲,这样容易造成紧张的气氛。
其次要有眼神上的交流,比如说扫视一圈,眼神大致定位在平视的位置。当然,讲的时候不要一层不变,否则就会显得“傻楞楞的”“眼神呆滞”,眼神要有变化要有交流。站在台上的时候还需要开场白。
如果做到“说,到听者想听”,那么,“说案例”的最高境界也就达到了。
老师们,生活之树常青,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体验,撰写教育教学案例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应该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给人以启迪和回味。莎士比亚告诉我们“世界就是一个舞台”,经验只有被激活、被分享,才会不断升值。让我们用笔、用心去写下、去感悟、去分析那些蕴涵着细腻情感的教育故事,并让它焕发出理性的光辉和智慧的魅力吧!最后,我感谢学区能给我们这次机会,还要感谢我们中心幼儿园的董华英园长、林媚副园长对我这次稿件的整理以及给我的鼓励支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