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教育的四种模式,您是哪一种?

(2015-07-30 22:45:28)
标签:

情感

父母及老师是孩子一生最和重要的导师。

不论是价值观、人生观及为人处事都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如果教育者平时就表现出尊重他人、有耐性、有责任感、懂得沟通等,孩子便会在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培养出和教育者一样的品格。反之,若是教育者都不懂得这些价值观,孩子也一定无法体会及学到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列举了20个关键词,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分享一下:


 01.尊重   02.耐心   03.恒心  04.谨慎

 05.礼貌   06.责任   07.秩序  08.真诚 

 09.信任   10.沟通   11.宽容  12.创造力

 13.合作   14.同情心  15.慷慨  16.友谊

 17.自由   18.公平   19.和平  20.快乐


所有父母都在教育子女,但由于各自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教育信念等各不相同,因此,各个家庭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育特色。经从事教育和心理研究人员的多方面调研得知,在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如下四种基本模式:

〈一〉保姆——溺爱型模式

这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对孩子的过分监护和关注,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有求必应,百依百顺。曾有一幅画,叫作行星围着太阳转,就生动地描绘了患有四二一综合症的独生子女家庭的这种教育模式。这种家庭的父母和长辈都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盼着孩子快快长大,希望孩子早日成龙、成凤。因此,他们对孩子在吃、穿、玩、用上总是一味迁就,一味满足,这真可谓是对孩子充满了柔情蜜意,倾注了全部心血。可是,他们并无意识到这种娇生惯养性的溺爱却在潜移默化中侵蚀着孩子的心灵健康,使孩子渐渐地养成自私、任性、霸道的坏脾气,滋长着放纵蛮横的恶习,而且也逐渐造就了孩子本身的脆弱和无能的人格。当孩子长大成人而面临未来的生活挑战时,则会因从小就养成事事依赖父母的特性而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及其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为此,不仅子女本身要付出代价,而且整个社会也要付出代价,而这种代价往往又是相当高昂的。

〈二〉专制型或叫暴君型模式

专制型家庭的父母表现为对孩子不尊重、不理解,往往是强制多于慈爱,冷酷多于温情。这一类型的父母所信奉的是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的信条,在家里往往是企图利用对孩子的监护权来建立自己对孩子的绝对权威,不准孩子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要求孩子去做其所做不到的事情,做不到则打,不听话则骂,甚至害了孩子性命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暴君式的家长带给孩子的不仅是肉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压抑和人格上的侮辱。这种家庭抚养出来的孩子表面上驯服,内心却充满着对专权者的敌意和怨恨,他们往往是迎逢作假,或转而对他人施暴。在得不到温情,觉得无路可走时,还可能离家出走,可能到不良团伙中去寻找温暖,严重时则可能走向轻生。这种专制式的家教,不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三〉宽容型模式

这一类家庭的典型特征是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干涉,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奖惩不明。这类父母对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极态度,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观念。处于这种养而不教不管的家庭里的孩子,难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俗话说不管不教要变坏。一旦家庭出现危机或孩子本身发生问题,而父母再来行使职权则已悔之晚矣。

〈四〉权威——民主型模式

这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所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谆谆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调查表明,权威——民主型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品格特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