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二次接触新西兰学习故事,听着王海英教授的讲述及现场的互动,我对学习故事有了以下的初浅的理解:
一、我的理解
学习故事不是传统的突显教师教育智慧的教育故事,应该是受新西兰学习故事影响的双声道的学习故事,更是基于儿童的视角的学习故事。王海英教授讲座一开始说的“双声道的学习故事”及“儿童视角、儿童的视角”是初次接触这些词汇,一听还非常不明白,渐渐的随着讲座深入,了解了双声道是教师和儿童的两个声道。儿童是故事的创作者、推动者、讲述者;教师是故事的记录者、参与者、讲述者。学习故事是一组弹性的双声道。通过“影子的案例”“你从哪里得到黄油?”等案例的分析了解到两种儿童视角。儿童视角即成人拥有的儿童视角,而儿童的视角即是儿童自己拥有看待事物的视角。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不同的儿童观。
二、我的思考
1.学习故事可以是个体的学习故事也可以是集体的记录、儿童的作品、带有注解的照片等。内心觉得我们以前一直主张写的传统的教师视角的观察记录一定程度上那时写得繁琐、没有体现正确的儿童观、课程观、学习与发展观等。当我们真正的能转换视角来写学习故事,某种程度上还比传统的观察记录更容易,更有意思。语言和照片的解读不光老师可以看、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看得懂。语言还带着文学味、情感在内,犹如一篇佳作一样更能吸引家长去读一篇简短的小故事,更有趣味性。孩子看着一张照片,也能大概知道故事中的主角发生的故事,他们能够在家长或老师的引导下,一点点回味,感受故事中的获得。
2.我们也可以鼓励家庭成员也能够给孩子写学习故事。我觉得一些宝妈们,时常在微信上发一些照片,写下自己宝贝的学习时刻即“哇”时刻,其实这些就是家长眼里的学习故事。有时,家长们看到孩子成长的点,触发自己心灵深处的临界点,还会说出孩子进步的地方,表达自己的希望。这些就是家长心目中的学习故事啊!其实,我们做为家长也一直在做学习故事,只不过思想观念没有那么前味,没有专家更清晰的思想引领。家长一直在做啊!做为老师,可以组织家长分享自己宝贝的学习小故事,家长应该是很感兴趣的。
3.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都值得记录下来。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有能力的、有才干的、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学习故事相较于知识和技能,更重视心智倾向的学习和发展。
三、我的感悟
1.学习故事让我们改变心态
2.用积极、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
3.用多元化思维评价孩子
4.给予孩子正能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