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2014-12-12 10:47:00)
标签:
学习资料 |
分类: Summer的工作室 |
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设备,可将教育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
1、直接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是指直接通过观察者的感官考察被研究者活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直接、具体而真实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观察者的主动性强,能根据观察目的及时调整观察内容,从而及时抓住许多重要的细节,包括被观察者的情绪反应、语气强弱等行为表现。不过,由于直接观察法是通过人的感官进行的,人的感官认识事物时的局限性自然也会制约这种观察法的使用效果。这种制约性主要在三个方面:(1)人的感官的灵敏度有限。如:对于过快或过慢的运动变化、较细小的图象、微弱的声音等不容易分辨。足球比赛中常常出现的裁判员难以发现运动员过快的犯规行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人的注意与短时记忆的广度(即范围)有限。一方面,在某一段时间内,观察者难于把注意分配到同时出现的多个事物及其变化上,另一方面,在某一瞬间可能注意到不少重要的细节,但时间一长就难于观察到事物出现和变化的全程,也难于把观察结果及时地记录下来。比如,观察一个班、一个组甚至一个学生的课外活动的表现时,观察者往往很难把所有的情况都观察到,而且即使观察到了的重要情况也不易及时全面完整地记录下来。(3)由于视听感官的局限,观察者通常不能离被观察者太远,这样一来,被观察者很容易发觉观察者,从而不能表现出本来的自然的情形,使观察到的行为表现失真。
2、间接观察法
间接观察法是指观察者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考察研究对象活动的方法。这些仪器、设备有单向观察屏、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借助这些仪器、设备,观察者可以克服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扩大观察范围,提高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不必过多地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比如,录音机可以记录下现场人员讲话的全文,摄像机可以摄下较大场面的活动,这些都有助于克服人的感觉灵敏度不够高、注意和记忆广度有限的局限;单向观察屏可以不让被观察者发现观察者,从而有效地避免反应性变化。间接观察法的不足是经费支出较大,同时,对相关技术的要求也比较高;此外,如果在现场使用有些仪器如摄像机、照相机等,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仍有不够真实的可能。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的区分是相对的。虽然只用感官进行的观察或只用仪器设备进行的观察是存在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和研究工作中,二者往往相互结合,共同发挥作用的,以取得更好的观察结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