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不屑于以绘画谋生,积极参与绘画绘画创作不过把绘画当做诗文之余的一种消遣一种娱乐。他们真真的认为文章千古事,诗书万年长。扬名立万始终是文人不灭的梦想,艺术不是他们的理想,只是他们的玩具。琴棋书画四大雅事,在文人就是玩玩,谁也不打算当吹鼓手,一类的“艺人”。
元人入主中原,文人以为大耻辱,不愿入朝为士,作为文化名人,宁愿逃走山林,也不愿入朝当官,黄公望,倪云林,都是此类文人。文人风骨其中多少讲究,这也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至于赵松雪本是宋朝帝胄,甘心为元人朝臣,虽说其中多少无奈,毕竟难免汉奸骂名,直到大清朝由于清朝皇帝的推崇,才能当得元四家之首。虽然号称无一笔无出处,毕竟只是集古之大成,毫无自己的建树,有人评说赵字有媚骨,事圆滑,也是的评。
要画文人画,首先要有文人丰厚的文化累积,卓而不群,蔑视权贵的的文人风骨,再加上不以绘画谋升斗之姿,像傅青主那样,宁可家徒四壁也不屈身为奴的节操,以书法为画法豪气干云一挥而就立马
可待的才气,否则,就没有所谓文人画。
清代晚期文人画已经达到诗书画印融为一炉的高度成就,成为中国画自唐宋以来的最后一个高峰。
说是最后一座高峰,是在没有人能超越他们。
至于民国时期,企图用西洋画法来振兴中国画,实际上是走了歪路,中国画皈依西洋画,无疑是放弃中国画传统,逐渐消灭中国画的一条死路。
坚守文人画的人品,画品,艺术品味,发展文人画的短板,发挥文人画笔墨长项,坚守中国画的传统优势中国特色,才能达到中国画的下个高峰。中国画西化是绝对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