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2017-07-01 10:41:39)
分类: 随感录

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    II速写笔法

在中国画文人画没有成熟以前,中国画以工笔重彩为主流画种,层层渲染反复勾描是主要的功夫,文人画兴起不但水墨为上,遗貌取神,放浪形骸的文人品质侵入绘画领域,重神轻形的画风使得画面人物形象漫画化,甚至某些幽默的人物形象在漫画化的路上已经走得很远,著名的泼墨神仙图中的人物面部五官缩成一团的笑脸,就十分奇特。

文人并非以画为职业生涯,大多数文人还是认为“文章千古事”,画画不过是茶余饭后用以消遣的余事。很多文人不画人间故事,专一画鬼怪闻名。能画时人肖像的写真画家反而遭人轻视。实际上文人画没有职业画家,只有“游于艺”的文化人。不论是游于艺的文人轻率的创作态度,还是迫于历朝历代文字狱的威慑,抑或在中国艺术界久已习惯的借古以讽今的艺术习惯,已经在高度发达的文人画为主流的绘画界,事实上造成了人物画的短板,在中国画界,人物画创作特别薄弱,很多名家的画面也表现出人物和配景的花鸟树木风格极不谐调的样貌。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反观宋代李公麟的画作李唐以及梁楷的画作则没有这些弊端。

其中原因除了创作态度,处世态度,社会因素以外,恐怕是当时绘画界谢赫六法的影响比较大,画家的专业素养比较全面在起作用,因为宋元以后学画越来越多的依靠画谱,更多依靠临摹古画,追求古意成了时尚,出世渐多,入世渐少,迫于文字狱的压力,功能上更能反映社会的人物画渐渐被人遗弃了,衰落了。

近代以来,人物画要宣传抗日,要产于新生国家的建设,要充当宣传人民,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参与建设新中国的热情,岂能只画一些神仙,隐士,古人?画现代人物画才发现古人遗留下来的人物画技法竟无丝毫用处。从徐悲鸿开始,对中国画人物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办法就是引进西方现代绘画教学成果,画人物素描。人物速写,特别是西方线条加明暗的速写方法,甚至把这些方法直接的用于中国画人物画的创作,咱们可以从蔣兆和,李斛等先辈的作品可以明显的看到西方素描的影子。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方增先先生在青年时代画了一幅“说红书”,在当时的中国画坛引起了轰动。就是因为这幅画不仅借鉴了西方画速写的素描成果,而且特别具有中国化的特色,特别是它具有中国画用笔用墨用色的特点,突出笔墨削弱明暗对人物形象的影响,特别像一幅中国画。

但是看看方先生的习作,速写,发现素描的影子依然清晰,并没有离开西洋画的影响,西化的技能并没有化在作品里。

我们不能一提传统,就是古人形象,一画现代人就露怯,露出一副西洋画的嘴脸。这样的中国画不纯粹,不理想,就像洋鬼子穿上了中国的马褂,怎么看还是一副洋面孔,并不像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这是一个大问题。

不少现代中国画人物画家仍然是这样一个状态,仍然把西洋素描当做造型的基本功,仍然在宣纸上制造着现代西洋画,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画特别是人物画,就不能和西洋画平起平坐,就只能是西洋画的附庸,既不能和西洋画比色彩也不能和西洋画比形象的逼真,空间透视感,质量感,什么也不如人家,充其量相当于人家的素描淡彩,难怪人家形容说“色彩贫乏得就像一幅中国画”。

不少中国人物画家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努力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终其一生也没有解决,抱憾终生的也大有人在。当代杰出的人物画家周思聪夫妇就是这样,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我们不能向洋人讨方法,当代他们解决不了我们的文化断层问题。我们还得向我们的老祖宗讨教,谢赫六法当中就有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综观谢赫六法,互相相辅相成,不要把这六条割裂来看,当成一个整体,就可以发现这里面包含着一套完整的教育训练课程。有总体的要求,有分门的训练。或许他就是那个时代画家学画的教程,也未可知。

谢赫六法:

气韵生动是也

骨法用笔是也

应物象形是也

随类敷彩是也

经营位置是也

转移摹写是也

没有标点符号,全靠自己解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六门课,也可以把她理解成六种能力。合在一起就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训练大纲。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中国画的基本功训练II:速写笔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