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365中国淅川一场范蠡文化的视听盛宴

标签:
365教育文化财经历史 |
【一场范蠡文化的视听盛宴 】
中国·淅川第一届范蠡文化节寺湾分会活动圆满举办
【本埠讯 党国文】范蠡故里齐相聚,文化绵延启万象。10月16日,中国·淅川第一届范蠡文化节寺湾分会场活动在三户村圆满举办,县领导董钊陪同来自海内外的范氏宗亲、商界代表和范蠡文化专家学者们共赴三户,享受一场范蠡文化的视听盛宴。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范蠡生平事迹展览室文化底蕴深厚;摄影作品“掠影拾真”;奇石古玩造型独特、栩栩如生;书法笔会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随后在三户村范蠡广场隆重举行祭拜范蠡典礼,以范氏宗亲为代表的各界宾朋齐聚一堂,鞠躬敬拜,缅怀先贤精神,传播范蠡文化。落日余晖,水波荡漾。三户亭旁,拍照留影结束后,嘉宾朋友们共同参与植树活动,场面热火朝天,你扶正树苗,我浇水培土,志愿者们也配合默契,齐心协力种下了一棵棵希望之树,蓄力金秋,绿满明春。
据《史记正义》(唐,张守节)记载:“范蠡,字少伯,楚三户人”。《中国历史地图集》(1982年
,中国地图出版社)之《春秋时期三户位置图》明确标注,楚三户城在淅川县丹江和淇河交汇处,即目前的寺湾镇三户村。全村辖4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436户1635人,是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湾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在地。
为广泛弘扬和宣传范蠡文化,寺湾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动员、全力部署范蠡文化的弘扬工作。一是突出阐释范蠡文化,激发文化活力。创建范蠡文化广场、三户亭、范蠡雕像各1座、设立商训墙立柱24个。在游客中心设置范蠡文化展览室,展示范蠡的生平事迹和在三户遗址发现的古币、箭头等楚国时期古物,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范蠡文化的核心内涵和楚三户的悠久历史。二是深挖范蠡文化价值,打造文化旅游。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高起点高规划设计。改造提升入村口及沿线,沿路砌筑卵石挡墙、景观矮、竹篱笆、木栈道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北侧范湖湖心栽植占地1100余平方米的“范”字绿化造型;利用丹江河道鹅卵石,铺设生态停车场、规划停车位。以点带面,强化辐射带动效应,打造以三户、清凉寺村为一体的文旅产业带,在全镇形成以范蠡文化搭台,多点开花、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带。三是抓好范蠡故里招牌,擦亮文化名片。5月8日成功举办“寺湾·范蠡第一届果桑采摘节”,以节为媒、以节招商、以节会友,大力发展农业旅游业及果桑特色产业。同时以“星旗同创”工作为抓手,全镇各村每季度开展“弘扬范蠡文化,争当最美人物”表彰活动,利用不同节假日表彰模范人物,在全镇营造起孝善敬老、诚信为本、经商有道的社会氛围,掀起争当最美典型人物的热潮。

本期责编:马 青
策划:徐 杰
监制:东方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