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近体诗格律(选修课用)
(2017-11-09 09:55:31)近体诗格律
1.定韵
成书于宋金时代的“平水韵”,由宋平水人刘渊之初编,简称“一百零六韵”,金王文郁复合新刊时的韵部也为106部。而流传最广的是清代所刊《佩文诗韵》及《诗韵合璧》。“平水韵”是元代以来中国传统诗歌的唯一用韵依据。诗为时音,现今作诗当以现代汉语的相近韵母为一韵部。具体是:
一庚、一证:以eng为韵根,包括ing=ieng、ong=ueng、iong=iueng;
二杨、二样:以ang为韵根,包括iang、uang;
三真、三问:以en为韵根,包括in=ien、un=uen、ün=üen;
四寒、四汉:以an为韵根,包括ian、uan、üan;
五尤、五有:以ou为韵根,包括iu=iou;
六豪、六巧:以ao为韵根,包括iao;
七麻、七马:以a为韵根,包括ia、ua;
八微、八尾:以ei为韵根,包括ui=uei;
九开、九麦:以ai为韵根,包括uai;
十鞋、十谢:以 üe为韵根,包括ie=iüe;
十一书、十一处:u为独韵;
十二歌、十二落:o、e合韵,包括uo;
十三支、十三玉:i、ü、er合韵。
若觉韵宽,韵内可分层,近层相接,效果保持。如首韵用iong=iueng、次韵用ong=ueng、三韵用eng、四韵用ing=ieng、五韵用eng之手法。
2.辨声
汉语拼音中,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
3.对仗
对仗基于对偶,即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同位置字词性类相近。本句内词节停顿处平仄尽量交替,两句间词节停顿处平仄必须相反。上联以仄声收,下联以平声结。当今现代汉语词性不减十三类: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数词、量词、助词、叹词、虚词、拟声词。对偶时近类可聚合:名词代词混类,动词介词混类,形容词副词混类,助词虚词混类,余者频率出现低者独类。如:
墙上芦花,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若整句对困难,可退而求句中自对。如杜甫《白帝》诗中“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戎马”对“归马”,同位“千家”对“百家”。再如李商隐《二月二日》诗中“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花须”对“柳眼”,同位“紫蝶”对“黄蜂”。三如杨慎《题昆明西山华亭寺》联尾“拄杖僧归苍茫外,依楼人在画图中”,“苍”对“茫”并列,同位“画”对“图”并列;杜甫《旅夜书怀》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文”对“章”并列,同位“老”对“病”并列。除字之相对,还要不可犯古之“平侧”之病。
以下为七律和五律的格式,句号前需押韵,3、4句,5、6句需对仗,2、3句,4、5句,6、7句需粘,一句之中平仄比例不可太失衡。首句不押韵,应以对仗起。
七律原始格式一: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原始格式二: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律格式一: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体毕业学棣壮行·七律·本朝·褚宝增
相拥歧路亦流连,仰望长空日月悬。何惧噫吁行蜀道,甘当寂寞赴阳关。
双肩道义家国重,满腹文章庠序传。皆是神州浑一统,人生无处不非凡。
七律格式二: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
七律格式二例:
怀念南京大学吾师许永璋先生·七律·本朝·褚宝增
研杜精深已胜仇,文革蹇滞火中休。蒲轮归馆重传道,桂杖随身伴上楼。
桃李比肩千顷渐,榆槐独我一株留。半杯浊酒半杯泪,盼顾音容梦里头。
五律格式一:
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五律格式一例:
自机场乘车向拉萨城数十公里途中记·五律·本朝·褚宝增
人自飞机下,登车市内奔。河宽逼路窄,山矮坠云沉。
崖陡牦牛影,坡平酒店新。思离京万里,一样日光真。
五律格式二: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
题明周臣春泉小隐图·五律·本朝·褚宝增
扶额斜案上,待梦自然来。松气千秋敛,草堂四壁开。
平湖桥外阔,翠岭眼中歪。童子拖竹帚,闲庭不起埃。
绝句可由律诗格式中截得,故又称截句。一格:1278句,二格:1234句,三格:3456句,四格:5678句。
七绝常用格式一: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七绝常用格式二:
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中平中仄平。
五绝常用格式一:
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五绝常用格式二: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
五绝·菜·本朝·褚宝增
菜价升一角,农家挣两分。市民真若恨,只许恨商人。
七绝(1278)·荷·本朝·褚宝增
根吮污泥面色娇,善于日下演清高。如何不似贪官样,道貌岸然正气标。
七绝(1234)·竹·本朝·褚宝增
本在山中非栋梁,号称君子卖清狂。豪门院侧饰风雅,仕女唇前吹感伤。
七绝(5678)·泰山·本朝·褚宝增
难见云虹难见鸟,但寻秦汉但寻唐。众山虽小依然翠,绝顶唯余岩壁苍。
七绝(3456)·贺《六味集》书成出版有作·本朝·褚宝增
笔走龙蛇吸砚海,酒催词曲弄琴台。调合六味陈言去,容纳八荒壮句来。
学诗当遵循如下三步:1.仿。当某首诗与自己境况相近时,可借用部分词或句子拼凑自己的习作;闲暇时还可步名诗韵另做。初学不耻。2.议。读名诗除欣赏和赞叹外,应把自己放置在诗的背景与环境中,暗问如果是自己应如何处理。3.创。待格律精熟后,需加强诗外的工夫,诸如对现实社会和历史的思考,不立绝不可破。
做诗需要有诗人的必要条件:热情中的冷隽,爆发中的毅念;具像中的抽象,现实中的浪漫;无助中的视野,浮躁中的超然;跳跃中的逻辑,孤独中的伟岸。缺一都会令诗人,因疲软而全身瘫痪。何况社会的海洋,可以将你抛向浪尖,也可将懈怠的灵魂,挤入带有裂缝的深渊。不要以天真,将时间欺骗;不要以青春,将世界化简;不要以尝试,将传统力贬;不要以主义,将杂乱弥漫;不要的勇气,将艺术压扁;不要以自由,将价格标乱;不要以私欲,将律法打烂;不要以自我,将地球踢远。以自我自诩的诗人,只是自我的蚕茧;至少以中国人自诩的诗人,才有可能向永恒的中国镶嵌!你应有独特的超然,你应有独特的凝重;在超然与凝重之间,把世界割开一条深深的裂缝;让人们的眼睛,做思考的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