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有感

(2015-01-12 17:00:00)
标签:

于烨

分类: 分享之旅—2014年暑假

日本导演黑泽明曾经在他的自传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外表,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

又是一个“坐听青蛙断续鸣”的季节,作为一个新老师,我在这一年里感慨万千,受益匪浅——既亲身体会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的艰辛,也认识到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回首这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在工作方法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工作成效上也不那么尽如人意,我就像故事里的那只蛤蟆,被自己吓出了一身油。

在所有的教育行为中,班主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却没有“班主任学”,没有“班主任”这个专业。既然“学业基础”空白,那么,我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以期实现新的突破。

暑假里,我读了梅洪建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忙,是班主任的共同感受,对于像我这样的新班主任,常常忙碌过后,教育效果却甚微,心中偶尔不禁会有恨铁不成钢之感,总是感觉忙得好苍凉。梅老师的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主张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将班主任从“瞎忙”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我所理解的“动起来”,就是把孩子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孩子的创造力激发起来,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把孩子的发展潜力挖掘出来。班主任要搭建一个个平台,让孩子们在“动”中舒展心灵、张扬个性。学生的成长是教育的落脚点,他们是生长的主人公。如果学生是种子,班主任不应该是大树,而应该是土地,给孩子们成长的动力。

以前我总以为,做班主任,只要有责任心、有爱心就可以了。然而梅老师在书中却指出:千万不要以为爱能包治百病,爱不属于专业能力(虽然它对于教师是必需的,非常重要)。许多班主任缺少的不是爱,而是理智,是智慧,是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过于“强势”、事事喜欢包办的班主任会削弱孩子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发展潜能,虽然刚开始时,班级的各项指标能优于其他班级,但是却是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的。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才是班主任的主人,班主任应该为学生服务,听从学生的成长需要。

只有让学生真正有事做,才能让孩子感到收获,感到收获就能够让孩子拥有自豪感,而自豪感就是一个人继续前行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就能够继续创造进步,持续不断的进步就能够获得别人的赞许。有了别人的赞许,他就能赢得尊严。人一旦有了尊严就会有维护尊严的动力,有了维护尊严的动力,他就会在各个方面要强,他的灵魂就会被激活。灵魂被激活了,就不会有“不学”“偏激”等问题学生的出现。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回答:“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不解:“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回答:“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疗法,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我的名气也因此响遍全国。”   

从这个故事来看,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是处理班级事故水平较高,而是要防微杜渐,能够把班级事故处理在萌芽状态或者根本就不让班级发生意外事故。然而对于活泼好动、个性多样化的孩子,怎样才能不让他们制造“麻烦”呢?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方法就是给每个学生一些事情去做。我们常说“无事生非”,就是说一个人没有事情做的时候,他总会给你惹出乱子。因此,避免“乱子”出现的最好途径就是让孩子们有事情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让每个孩子都动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