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精惟一”的项子京和他的天籁阁
马世川
承德避暑山庄有一座"天籁书屋“,这是乾隆皇帝时期所建,为此乾隆帝还赋诗一首:”檇李文人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盈,云烟散似飘天籁,明史怜他独挂名。” 实际上,明代嘉兴的”天籁阁“就早已闻名天下,当时宁波的“天一阁”不能比“天籁阁”之万一,”天籁阁“的主人正是那个在中国书画界影响深远的项子京。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多次造访“天籁阁”遗址,登临嘉兴的“烟雨楼”,并且一再赋诗,极尽溢美之词。乾隆皇帝是如此重视“天籁阁”,甚至不惜在承德避暑山庄修建“天籁书屋”,很显然,乾隆皇帝对"天籁阁“藏书情有独钟。因此,正是项子京”天籁阁“的丰富书画收藏,才会令乾隆皇帝魂牵梦绕。
天籁阁藏品最大的劫难,是在1645年闰6月,清兵破嘉兴府城之际。项元汴的孙子项圣谟在《三招隐图》卷的题跋说:“禾城(嘉兴)既陷,劫灰熏天,余仅孑身负母并妻子远窜,而家破矣。凡余兄弟所藏祖君之遗法书名画,与散落人间者,半为践踏,半为灰烬”。
按照李舟楫引吴晗在《江浙藏书家史略》中的说法,项家藏品大部分被一个名叫汪六水的千夫长掠走。所以“至今犹能见到的天籁阁旧藏,看来还真要感谢这个颇有眼光的劫掠者汪六水了。”
如果按照今天的调查,我们以为,“天籁阁”的藏书被千夫长汪六水劫掠的可能性及大,而在汪六水之后,最大的接盘者就是明清之交的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河北正定的满清重臣梁清标,另一个就是稍晚的巨富安岐。根据“文瑞公年谱”(康熙)记载,“凡槜李项氏(项子京)、河南卞氏(卞永誉?)、真定梁氏(梁清标)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这些藏书,最后通过各种途径一起并入了乾隆内府,今天,在大连天工艺术品收藏馆看见的这些乾隆内府收藏的书画当中,我们能够看到“项子京家珍藏”的钤印,也能看到和“项子京家珍藏”相依为命的“天籁阁”印章,当然也可以看到阴文方章“墨林”印,与此同时,也能够清晰的感觉出天籁阁所藏书画的这一历史传承的脉络来【1】。
【1】此图的右下角,钤印有“项子京家珍藏”和“安仪周家珍藏”以及“荷屋鉴赏”,“飞卿过眼”四枚印章,按照古代内府书画的钤印规矩,项子京印章在先,然后是安岐的印章,这与康熙年间“文瑞公年谱”的记载的安岐收藏“天籁阁”的叙述相吻合,即使是“项子京家珍藏”与“安仪周家珍藏”的钤印,除了署名,大小规格,也一脉相承,很显然,这绝不是历史的巧合,恰恰是反映了他们的历史渊源。
http://s1/mw690/002dOhpdzy6LJAnTJWod0&690
我们回头再看看乾隆有关于“天籁阁”的诗句吧,这是在皇帝拜谒了“天籁阁”遗址之后所作,”檇李文人数子京,阁收遗迹欲充盈,云烟散似飘天籁,明史怜他独挂名。”历史上曾经有著名的“檇李之战”,而此处的“檇李”即指明清两代的嘉兴之地,乾隆说,嘉兴的项子京,天籁阁想把历代书画收满,然而,时过境迁,宛若烟云而已,有明一代,藏书第一当属子京矣。我们尚且不知道乾隆的一方钤印“烟云无尽藏”【2】是否于嘉兴项氏有直接的关系,但就此诗赋来说,恐怕难以割裂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吧。
【2】下图中的右上角便是乾隆用印“烟云无尽藏”
http://s7/mw690/002dOhpdzy6LIeNaXD8e6&690
毫无疑问,项子京不是一个不懂规矩的人,在他收藏的古代书画中,鲜有胡乱盖章的。实际上,这对于一个花重金购买书画的人来讲,对书画的保护还是慎之又慎的,不会因为一时的痛快到处钤印的。而他的印章也绝不是那么杂乱,尤其是对待古代重要的书画上,加盖的印章非常有限,并且及其遵守书画钤印的基本礼制。通常情况下,他的印章与其他收藏者一样,总能找见自己相应的位置,常常在无碍大体的边角之处落印,大多数情形下,私人钤印不敢加盖在画心的上端,占据高处的,往往是代表皇权的内府印章。而且私人印章会直接反映出书画流转的时间顺序关系和产权关系,这是历代文人所要遵循的规矩使然。至于那些晚晴和民国文痞有意臆造的书画【3】,为了瞒天过海,尽然将钤印的礼制抛在脑后,成何体统?
项子京本人对中国书画的保护可谓千古一人矣,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天籁阁所藏都是无可挑剔的,而项子京本人的眼睛是雪亮的,不会在鉴定上犯任何错误的,这对于其本人来说并不困难。在明王朝行将灭亡之际,檇李项子京不惜重金收罗天下,客观上,大面积保护了中国书画的存留,为以后的梁清标,安岐的接手,为以后的乾隆内府的收藏立下了千秋功业,也为日后辛亥以降的清宫书画的着落埋下了伏笔。好在今天民间人士的不遗余力,才会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把它保护下来,假以时日,这些天籁阁的珍藏一定会大显于世的,届时,有很多历史的谜团会解开,许多国内国外的那些古代书画在比对当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的书画研究没有权威,更没有迷信。
“项子京家珍藏”方章,“天籁阁”方章【4】,“得(退)密”葫芦印,“檇李项氏之家宝玩”九叠篆字印,“墨林”方章,这是项子京的最常用的印章,但这些印章从来不会乱盖的,一要遵守时间顺序,二要遵守尊卑关系,这是必须的,也是中国古代文人最起码的做人规矩,时至今日,对自己收藏的古代书画也一样谨小慎微,就连加盖钤印的胆量都不具备,何况古人?
【4】右上角落的“天籁阁”,这是项子京为天籁阁寻找的位置,即使这样的边角,也是历史上最大胆的一个,好在它只是一个储存书画的阁楼的名字,而它的主人的名字却不敢放置在画心的上部,只能在最下端的角落里寻找一个地方而已。这是尊卑的地位问题。
http://s5/mw690/002dOhpdzy6LIlW7H7obe&690
好在项子京和他的天籁阁留下了不在少数的中国古代文化精品,这些书画将会给我们提供不少的精神食粮,也为研究中国古代书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样本,今天重提项子京,谨以此纪念他的文化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