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商丘陈家大院

(2019-08-13 09:37:26)
分类: 杂记
       回到商丘,必不可少的打卡地当属商丘古城的陈家大院了。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氏始祖陈宗石来自于宜兴,顺治十四年(1657)14岁的陈宗石跟着哥哥陈维崧来商丘,到侯家投亲。侯夫人常氏不弃前约以侯氏东园作为嫁妆将三女儿与家道中落的陈宗石完婚。从此,江苏宜兴陈氏落居商丘,陈宗石为一世祖。陈宗石在商丘落户后,拜“雪苑社”的名流为师。后来,陈宗石中了进士,做了京官,陈宗石的两个儿子陈履中和陈履平兄弟双御史,陈家连续四代出了五个翰林,有“一门双御史,四代五翰林”的美誉。陈氏一族世代为官,不仅仕途亨通,而且诗书传家,陈宗石父子三人的文学诗赋在清初文坛也颇有一席之地。
商丘陈家大院

陈宗石及其家风
       宗石公尚名节、讲义气,有战国信陵君之风。“秦川公子飘零甚,三尺龙泉未遇时”,“与君倾盖为兄弟,欲买黄金铸信陵”,从这些友人的诗歌中,可以遥想当年宗石之风度。江苏巡抚汤斌赞他“三不负”县令:“上不负君,中不负身,下不负民。”后擢升为户部陕西司主事。
商丘陈家大院

       陈宗石来商丘后,创立了良好的陈氏家风,可以归结为三个字:俭、忍、读

勤俭

       陈宗石生活简朴,曾在《不贴春联门神说》一文中指出:“读圣贤书,当敬惜字纸。”他认为“仕宦家春联门神所费不下二三金,以此可费可不费之二三金,周之饥寒之子,岂不有济。”春联门神所费无几,尚提倡节省,可见他真正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对借贴春联门神以避邪求福一事持否定态度,说:“若果然作善,自当降之百祥,作不善,自当降之百殃。”由此看出陈宗石以“勤俭持家,行善为本”作为家训来教育子孙。生活简朴必然为官清廉,所以陈氏子弟在朝为官,都能勤政廉洁,造福一方百姓。

商丘陈家大院

忍让

      陈氏家庙中有一块“忍”字卧碑,很能说明归德陈家起始时隐忍图强的精神。当此国破家亡、流落异乡之际,一个人的精神能量会被彻底地激发起来,这种家族的忧患意识、忍让精神,也是归德陈家复兴的主要原因。

商丘陈家大院

读书

      不仅是一种仕途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陈宗石在户部供职两年后,请假回乡,远离官场,感到“无辱无荣是散人”,与诗书为伴,编撰先人文集。他在诗中写道“垂老勉强书细读,谈文方悔腹全贫”,一生与书为伴。这种好的家风也促使后代子孙发愤求学,自强不息,为陈家后来的辉煌建立了内在的动力。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氏家族的荣耀,最常见的赞美之词是“兄弟双御史”、“一门五翰林”、“四世词馆”等。


兄弟两御史

       指履中、履平兄弟二人先后都做过御史。

陈履中,字执夫,号雁桥,陈宗石长子。其10岁能赋诗,19岁中举,20岁任职工部,28岁升工部都水司员外郎,34岁升御史,不久出任陵西布政司参议,分巡甘肃宁夏道。

       陈履平:字勉夫,号坦斋,宗石次子。少长于诗文,17岁进学,23岁入太学读书。先后任直隶州州同(知州佐官)、吏部文选司郎中、监察御史等职。雍正十三年任太常寺少卿,掌祭祀礼乐;乾隆三年升通政司右通政。

       兄弟二人承前启后,为陈家的辉煌打下了坚实基础。商丘陈家大院


一门五翰林

      是指商丘陈家一门里面,先后有五人进入翰林院,这五人是陈濂、陈崇本、陈杲、陈焯、陈壇。

      清代全省统一考试选拔出来的为举人,举子进京参加全国统考,选拔出来的为贡士,贡士在朝廷上参加考试,由皇帝主考,选拔出来的为进士,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进士中间优秀的那些佼佼者,才能够被选入翰林院。一家出五个翰林的屈指可数。

商丘陈家大院

四世词馆

       是指一家四代连续进入翰林院供职。从史料上可以看出,从陈濂、陈杲、陈焯到陈壇,这爷、父、子、孙四代,都进入了翰林院。那为什么称词馆呢?

      词馆是古代命理学的名词。古人认为,命中若遇学馆,定会秀气生发,聪明智巧,文章冠世,一生富贵。

商丘陈家大院

       陈家的辉煌与荣耀无法一时说完,我们只能窥一而知百。纵观商丘陈氏自一世陈宗石官至户部主事传至第七世陈实铭为清末拔贡做到山东临朐()县令,共出举人和太学生十二人,进士八人,其中入翰林五人,巡抚一人,国子监祭酒一人,监察御史二人,道监察御史二人,知府三人,知县八人。这样一至七世不过六十余人的家族就出大小官员三十余人,可谓是:名门俊秀,人才辈出。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从清初至今,风风雨雨三百多年,由陈宗石来商,落户侯府,到四世词馆,家业鼎盛。我们从陈家大院及其后人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的特质,那就是不论在什么样的艰难困苦的环境里,能够做到自强不息、志道养德、善念永存、家风永续、祖宗不忘、骨气不折,这才叫做大写的人,这才是真正鼎盛的家族!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院子里的花花: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商丘陈家大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